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谈起中药,人们便会想起苦苦的药汁,复杂的熬制方法。中药是中医治疗的核心部分,中药又分为传统的汤剂和中成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细熬慢煎和难以下咽的口感愈来愈跟不上现代的节奏与喜好。中成药的产业发展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其优势是携带方便和便于服用,特别是让慢性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现代传承并研制了各种新剂型由原来的散剂、液体药剂发展到现在的注射剂、外用膏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等,使中药制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成药更是以突出的疗效和极小的毒副作用而驰名中外。但是由于临床医生的经验不足,治病时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全面考虑,而孤立的以某个单独症状概括整个疾病,以偏概全,会出现错用、乱用中成药,使治疗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中医药的声誉。因此,笔者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经验,谈谈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的体会。

  • 标签: 中成药 病证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性肺水肿(RPE)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复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RPE的诊断治疗并不复杂,重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

  • 标签: 复张性肺水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单独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急、胸闷、水肿等主要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护理干预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6例肺不患者,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及检验,后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下活检、刷检及灌洗液检查等明确肺不的病因并适时给予镜下治疗。结果通过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肺不的患者的病因基本上都得到了确诊,分别为肺癌、炎症、结核、支气管扩张、异物以及其他。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对绝大多数肺不患者作出病因学诊断及相应的治疗,确诊率高,并能及时检查出肺不的发生部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肺不张 诊断及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皮肤伤口减器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减少切口瘢痕形成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行病理性瘢痕切除术,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瘢痕术后切口分为减组和对照组。减组瘢痕术后切口局部使用皮肤减器,对照组瘢痕术后切口不使用减器。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瘢痕宽度、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3个月减组术后瘢痕宽度较对照组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伤口减器对抑制手术后皮肤切口张力导致的瘢痕形成具有明确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瘢痕宽度、抑制瘢痕增生,从而提高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伤口张力 皮肤伤口减张器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温哥华瘢痕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临床诊断为黄疸的新生儿,根据采用鲁米那、光疗、鲁米那和光疗联合治疗三种治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观察3组患儿临床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43%,光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63%,鲁米那组临床有效率为63.33%,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鲁米那和光疗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地将血非结合胆红素浓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治疗新生儿黄疸更有效。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鲁米那 光疗 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51-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体检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分析在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64例患者,根据体检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1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评估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为体检患者提供温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高超的技术以及公道的价格,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检查。

  • 标签: 体检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6期
  • 机构:张玉梅花溪区职工医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0例。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第一天到第五天开始,每晚睡前服用10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六个月,定期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妇科检查,由同一B超机测量患者的子宫及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后三个月,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缩小45.63%、子宫缩小28.47%;治疗后六个月,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缩小62.50%、子宫缩小44.64%。显而易见,治疗后患者的肌瘤、子宫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