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会运用一些动物来进行实验,对于动物来说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实验动物福利,可以有效的保证生命的合理利用,而这个福利主要是给相关的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心理和身体上给予照顾和看护,从根本意义上进行动物的保护,防止虐待现象的产生,减少对它们的伤害。本文将分析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实验动物 福利 发展问题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清楚以下事项:(1)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2)遗传背景或其来源;(3)微生物检测状况;(4)性别、年龄、体质量;(5)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6)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健康状况;(8)对实验动物的处理方式。

  • 标签: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论文 饲养环境 科学技术部 微生物检测 遗传背景
  • 简介:输卵管阻塞的动物实验主要研究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在物理方法中,射频电凝法较安全有效,具有较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在化学方法中,对水凝胶的研究开展较为广泛,同时还合成了多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多聚物.在生物方法中,常用衣原体感染造模.除研究造模方法外,还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治疗效果、安全性的研究.在讨论研究结果意义时需结合人类自身特点,根据实验需要和设备条件选择、调整实验方法,在输卵管功能评价方面,有待发掘更多指标.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对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动物实验可以验证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发现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为设计新药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系统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设计规范。因此,我国新药开发中应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

  • 标签: 动物实验 细胞实验 药物安全性评价
  • 简介:外用药在实验阶段常用动物创面进行药物毒性和疗效等观察,创面敷料必须妥贴、包扎牢固.若敷料滑脱易使创面暴露及受到意外损伤,甚至令动物自食创面组织及药物,导致实验失败,以豚鼠和大白兔等实验动物多见.为此,近4年笔者单位采用改进的背心包扎法包扎131个豚鼠创面,较传统方法包扎的130个创面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药物实验 创面 包扎方法 技术改进
  • 简介: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重;(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说明有无质量合格证;(10)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的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适度要求等):(11)准确的动物数量;(11)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 标签: 实验动物 医学论文 微生物学质量 多因素方差分析 饲养环境 遗传背景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其饮食模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该疾病属于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程长,不能够根治,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为了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症状,高血压疾病相关研究者为其建立了多种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具体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基因相关模型与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而基因相关模型又被分为遗传性高血压模型、基因工程高血压动物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包括环境诱导高血压动物模型、手术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及药物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本次研究对高血压基因相关模型、非基因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的滤过效果、稳定性、安全性及可回收性。方法中华小型猪26只,急性实验组7只,考查滤器在体内的释放及回收情况以及滤过效果和稳定性;长期观察组19只,分为A、B两组,A组5只,B组14只,考查滤器在体内的稳定性、致栓倾向、可回收性以及置入不同时间段(10~60天)IVC壁的病理改变。结果急性实验组共进行19次释放及15次回收,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一枚滤器脚进入左肾静脉,位置明显偏斜,其余滤器位置均无明显移动及偏斜。长期观察组释放过程均顺利完成,滤器无明显偏斜,除40天后一枚滤器脚位于血管轮廓外,未进行回收。正位测量猪IVC直径为1.6~2.2cm,平均(1.85±0.17)cm。病理检查示:10天后IVC内膜轻度增厚;20天后滤器脚已被血管内膜覆盖,内膜中度增厚;30~60天后,内膜明显增厚。结论新型可回收IVC滤器滤过效果可靠,释放及回收简便,在动物体内使用安全,可回收期限可达60天。

  • 标签: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可回收 动物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牙龈下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群引发的,其特征是牙槽骨和包围和支持牙齿的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牙周病,本文就啮齿类动物牙周炎模型的进行总结。

  • 标签: 大鼠 小鼠 牙周炎 模型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一种中药组方促进动物消化功能。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1.67、3.33、6.67mL/kg·BW)3个受试样品组。受试样品组连续经口给予受试物15d,每天1次;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给予纯水15d,每天1次。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进行小鼠小肠运动试验,测定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将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0.83、1.67、3.33mL/kg·BW)3个受试样品组。各剂量组分别连续经口给予受试物30d,每天1次,观察大鼠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结果 该中药组方(1.67、3.33、6.67 mL/kg·BW)能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

  • 标签: 中草药组方 消化功能 墨汁推进率 胃蛋白酶
  • 简介:目的为解决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改进吻合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研制了用于膀胱尿道吻合的尿管式膀胱尿道吻合器。方法采用Pro/E工程绘图软件进行尿管式膀胱尿道吻合器的三维图形绘制,并用兔子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吻合器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结果研制并绘制了尿管式膀胱尿道吻合器的产品原理图,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经验证该吻合器可达到牢靠的吻合效果并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本研究提示尿管式膀胱尿道吻合器的应用可行性,为该专利产品的制作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泌尿外科 吻合器 动物实验 腹腔镜 机器人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探讨该植骨螺钉是否能促进猪股骨颈骨折愈合.方法将动力髋螺钉设计成螺纹间带孔隙、中间扇叶状窗口的中空螺钉.选取16只健康实验猪(雌雄各半,平均月龄为3.5个月,平均体质量为25.1kg),制作双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动物模型,左后肢采用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固定(实验组),右后肢采用普通动力髋螺钉固定(对照组).于术后4、8、12及16周分别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及CT平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4只猪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于术后16周处死4只猪,大体观察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X线片及CT平扫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骨折线已部分模糊,新骨密度均匀;对照组骨折线清晰可见.术后16周实验组骨折线处周围骨密度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外周光滑,股骨头表面未见点状致密增生;对照组骨折线处骨密度增高,少量骨吸收和骨小梁融合.术后8、12、16周实验组猪的Lane-Sandhu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猪标本的轴向刚度、三点弯曲刚度及抗扭转力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大体观察显示实验组猪骨断端表面愈合良好;对照组骨折端为骨质连接.结论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既能提供可靠固定,又能在骨折断端处植骨,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本研究为此螺钉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愈合 骨钉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通过检索《中华烧伤杂志》2000-2004年刊登的所有动物实验论文,以了解烧伤科医师科研设计的方法学现状。方法对《中华烧伤杂志》2000-2004年刊登的有关药物或对某种疾病治疗方法的动物实验论文进行逐页手检,并从样本大小、随机化方法、样本的选择、对照措施、组间基线可比性、评价指标、统计学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0-2004年《中华烧伤杂志》共刊登论文1116篇,其中有关治疗方法的动物实验论文81篇(占文章总数的7.3%)。81篇中随机对照实验69篇(占动物实验论文的85.2%),在样本量估算、随机化方法的应用、统计学处理等方面尚存在某些不足。结论动物实验论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较为普遍,但部分文章科研设计不够严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 标签: 烧伤 动物实验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 统计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鳖甲四黄丸的元素含量及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药物的元素含量。用造模剂制成大鼠肝损伤模型,药物灌胃后8周处死动物,作肝病理及测生化指标。结果:元素分析显示其富含锌、锰、硒、钼、钴等微量元素,钾、钠、钙、镁等常量元素含量平衡。还显示该方剂可降低急、慢性肝损伤动物的转氨酶,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与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伤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鳖甲四黄丸富含微量元素,对动物肝损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 标签: 慢性肝炎 微量元素 中药 转氨酶 实验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建立以家兔为对象的胎龄期BMSC研究动物模型。方法通过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孕期3周的孕兔4只,行剖腹产术取出胎兔20只,冲取胎兔骨髓,以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测量第3代胎兔BMSC的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并进行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分化。另外,将原代细胞冻存30d后复苏,测量其第3代生长曲线,对冻存前后增殖能力的变化进行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胎兔BMSC与β-TCP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的体外形态。将BMSCs-β-TCP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于术后1、3、6个月分别取材,行HE、VG、Masson染色观察。结果胎兔来源的BMSC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饱满均匀,呈梭形或倒三角形状;传代后各代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生长曲线相差不大;成骨、成脂以及成软骨诱导观察到钙结节、脂肪空泡、黏多糖。冻存30d后复苏,其第3代生长曲线与冻存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电镜下观察,与β-TCP复合7d后,细胞能均匀紧密贴合于材料上,伸展良好分布均匀。植入裸鼠皮不同时间点取材行HE、VG、Masson染色,均显示有新生骨组织生成。结论以家兔为研究动物模型,可以在胎龄期获取并分离得到BMSC,并可在异位构建组织工程骨,是间充质干细胞动物研究的新选择。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种子细胞 骨组织工程 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