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41例伪性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对本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测表现、内镜检查与治疗情况,以此对该病特点、诊疗方式予以分析。结果①根据症状分型为轻度与中度者25例,重度者13例,复杂型者3例;②本组患者年龄60~80岁者70.73%,<60岁者29.27%;③本组患者均存在使用抗生素,单用1种者43.90%,联合2种或以上者56.10%;④停用抗生素并予以甲硝唑与万古霉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伪性肠炎以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对象,其中存在使用抗生素或联合抗生素者需重视伪性肠炎发生的可能性,建议采用甲硝唑与万古霉素治疗,可取的满意疗效。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临床特点 诊疗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高发,虽然急性应脊外血肿在发病率上非常罕见,但其所带来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护理人员非常有必要对这一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做好保障,对患者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最终达到对急性应脊外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的目的。

  • 标签: 急性硬脊膜外血肿 临床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口腔粘膜 口腔粘膜缺损 常规治疗 患者满意度 联合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活跃期人工破的作用机理、应用、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对产程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正确在活跃期进行人工破对缩短活跃期所用时间、降低羊水胎粪污染的概率、提高经阴道分娩的概率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不过对婴儿窒息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活跃期 人工破膜 产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患者 60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 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口腔粘膜 口腔粘膜缺损 常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稀盐酸处理鸡蛋壳得到蛋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是由上下纤维薄层包裹中间纤维堆砌后层组成的三层结构。3T3成纤维细胞能在面增殖,生长情况良好;利用蛋壳修复小鼠皮肤创伤,大体观察在三周内伤口愈合,组织学分析表明伤口组织结构完整,完成了修复。研究表明蛋壳可作为创伤修复或护创敷料,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蛋壳膜,敷料,纤维膜,皮肤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瘤的CT诊断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泡细胞瘤的CT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结果17例中,单纯肿瘤12例,肿瘤伴子宫内膜增厚2例,伴子宫肌瘤2例,伴卵巢畸胎瘤1例。全部病例伴有腹腔积液11例。肿瘤的CT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囊性成分增强后无强化。结论卵巢卵泡细胞瘤在CT诊断上需与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纤维瘤、卵巢囊腺癌、子宫肌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有助诊断。

  • 标签: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临床表现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彩超显示前列腺右侧份约8.9*6.0的低回声团,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予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观察本例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完整剥离包块,术后恢复良好,3周拔除尿管,术后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随访6月,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 标签: 前列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临床特征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23眼)因全身或眼病而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SC)或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结果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眼底病变均在后极,分为3类23眼中发现三类病例。第一类眼部检查有6眼表现在黄斑区有2个半透明泡状视网膜浅脱离;第二类有7眼后极眼底视网膜下存在黄白色渗出灶,其中3眼并伴有下方视网膜浅脱离,经B超证实,但都未发现视网膜裂孔;第三类,有10眼的视网膜大泡性脱离,脱离位于后极及下方,都伴有后极视网膜下灰白色团状或片状。结论CSC作为激素治疗的又一不良反应,在治疗葡萄膜炎等病变中,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高度警惕与重视。

  • 标签: 激素 中心性浆液性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施被解剖技术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诊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甲状腺全切术及被解剖技术,对比两组技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d血清钙及术前PH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钙水平明显较高,观察组术后PHH水平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功能正常率明显较高(p<0.05),喉返神经功能暂时性瘫痪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喉返神经功能永久性瘫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解剖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中,明显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喉返神经不受损伤。

  • 标签: 被膜解剖技术 甲状旁腺功能 喉返神经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Viatorr覆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Viatorr覆支架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复查上腹部CT,以评价TIPS疗效。结果对8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均采用直径8mm、覆段长度50~80mm的Viatorr覆支架建立肝内分流道。对其中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于门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E-Luminexx裸支架1枚;1例患者因肝静脉端狭窄于肝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Fluency覆支架1枚。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08(29.32,40.22)]mmHg降为E23.31(21.43,26.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2)。术后随访1.1~7.7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均未再发生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术后1~7.7个月复查示所有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结论对国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Viatorr支架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高血压 门静脉
  • 简介:背景:研究发现甲壳素是一种比较好的生物材料,但关于甲壳素载角膜上皮细胞混合修复兔角膜上皮损伤的研究不多。目的:观察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对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左眼角膜上皮损伤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于角膜上皮损伤处植入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对照组植入甲壳素曲率混合。植入后1,3,7d,观察角膜上皮损伤面积、眼角膜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①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实验组植入后1,3d的角膜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入后7d的角膜损伤均全完愈合;②眼角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植入后7d,实验组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结构整齐,最外层平整光滑;对照组角膜上皮层也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但上皮层层次紊乱,最外层表面不平整;③眼角膜超微结构:植入后7d,实验组角膜上皮细胞细胞为六边形,排列较紧密,细胞表面平整;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也为六边形,表面不平整,细胞之间有间隙;④结果表明:载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可促进大白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

  • 标签: 上皮.角膜 多糖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甲壳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生物形成能力,检测其相关基因。方法以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鲍曼不动杆菌48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物形成能力,利用PCR检测其相关基因。结果8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形成率100%,但具体菌株形成能力存在差别;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生物形成率68.8%,均具有较强的形成能力。8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存在ica基因7占85.1%,存在sarA基因占100.0%;4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abaⅠ基因占79.2%。结论临床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均具有一定的生物形成能力,且分别与ica基因、sarA基因及abaⅠ基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有必要做出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膜形成能力 基因 菌株
  • 简介: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aetinopathy,CS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面一直存在很多争议。近年来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及治疗都有了一些新的研究,尤其是半量维替泊芬PDT是目前治疗CSC较理想的选择。新的治疗方案如类固醇抑制剂正在研发,将可能从根本上治疗CSC。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 病因 治疗
  • 简介:患者女,27岁,3年前体检MRI示左侧颞叶囊性异常信号,考虑神经上皮囊肿,未予治疗。近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行CT检查示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较既往检查稍增大。MR平扫示左侧颞叶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图1A),边界清,边缘光滑,DWI未见弥散受限(图1B);侧脑室未见明显受压,脑中线结构未见受压移位。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伤性鼓膜穿孔保守治疗及早期贴修补术的不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1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对照组25例,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早期贴修补术治疗。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鼓膜愈合时间,通过纯音测听检查听力,计算2周内总有效率,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周内总有效率较高(24/25),鼓膜愈合时间较短(9.8±1.2d),患者均非常满意(100%)。结论通过早期贴修补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够明显提高穿孔的愈合率,减少愈合时间。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保守治疗 早期 贴膜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音乐镇痛分娩与硬脊外连续麻醉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产科病区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分娩中给予音乐镇痛方法,实验组给予硬脊外连续麻醉方法予以镇痛,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结局、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镇痛方法远期影响,以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身体的远期影响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在自然分娩中疼痛等级由8-10级降低为4-6级,对照组疼痛等级由8-10级降低为3-4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镇痛分娩方法能够效降的低剖宫产率,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标签: 音乐镇痛 硬脊膜外连续麻醉方法 分娩 效果
  • 简介:摘要颞颌关节(tMJ)滑覆盖着关节囊的关节腔面,它由两层组织构成,第一层为贴近关节腔的内衬细胞层,称为滑内膜;第二层为支持层,称为滑内膜下组织。滑是维持关节生理和功能的重要结构,由于颞颌关节结构精细,关节腔狭小,滑菲薄以及取材的技术方面的原因,迄今对颞颌关节滑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不多,本文根据对人体其它部位滑液关节滑的认识,结合目前对颞颌关节滑的研究成果,对其功能、生化和代谢特点作一综述。

  • 标签: 颞颌关节滑膜 滑膜功能 滑膜生理生化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