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合理配置专兼职控人员,应做到医院有专职控人员,科室有兼职控人员,人人做控工作的实践者。临床科室的“院兼职人员”是临床院质控重要一环,是由院科定期培训管理,在各临床科室协助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内院控制的兼职人员。这些人员由临床科室管理却又是科室质控的管理人员,并参加院科培训指导和质控会议,在工作中他们是院控制三级网络中最基层的骨干,是院科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桥梁,是院控制的有生力量。

  • 标签: 院感兼职人员 医院感染控制 联络员 角色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医源性感染,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需采取隔离、灭菌、消毒等基本措施,在护理部、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

  • 标签: 贯穿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发挥临床院感护士作用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医源性感染,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需采取隔离、灭菌、消毒等基本措施,在护理部、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

  • 标签: 贯穿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发挥临床院感护士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院医护控员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加强院医护控员培训前作为对照组,培训后作为观察组,分别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管理质量指标水平展开研究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管理质量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明显(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加强院医护控员培训至关重要,对促进医院感染事故的减少以及提高感染管理质量水平均有着显著的优越性,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重视针对院医护控员的培训管理,提高院内感染控制质量。方法 选取2019-2020年6月份作为研究区间,将这一时间段的20位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和10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将培训前和培训后住院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500人,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控员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控员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控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有效提高院内感染控制质量。

  • 标签: 院感医护 感控员 培训 医院 感染管理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为强化院医护控员培训,对院内感染性管理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加强前)院医护员工作情况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加强后)院医护员工作效果的比较,研究二者对院内感染性管理工作品质的因素,内容包括对院内感染性管理工作品质各项指标和感染风险状况的比较。结论 强化院医护控员训练后,院内感染风险明显下降,同时院内感染性管理工作品质各项指标评分也逐步提高,结果 影响明显,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院感医护感控员 培训工作 医院感染 工作质量 具体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银胡抗合剂最佳浓缩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浓缩的因素浓缩真空度、浓缩时间,浓缩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在浓缩温度及浓缩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取液分批次浓缩比提取液合并一起浓缩,绿原酸含量明显提高。

  • 标签: 银胡抗感合剂,浓缩工艺,绿原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办法,控制医院感染和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环境消毒、无菌技术、手术物品管理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果:强化眼科手术室管理对提高眼科手术的成功率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结论:加强眼科手术室感染管理可有效地保障眼科手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增加医院社会效益。

  • 标签: 眼科门诊 手术室院感 监测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门诊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研究,并且探究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存在相关情况的患儿中抽取80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40例患儿未进行干预,观察组40例患儿考虑到院的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院感发生概率。结果: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院预防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门诊当中的医院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院预防干预对策,有助于降低院的发生率,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儿科门诊 院感 诱因分析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