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肝脏再生能力强,外科手术预后与肝再生能力密切相关。肝再生的机制主要包括生化学说和流体力学学说。适度门静脉血流高压灌注是启动肝再生的必要因素。肝动脉缓冲反应、流体切应力的变化、气体信号分子均在肝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肝再生的血流力学信号机制对肝脏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再生 肝切除术 血流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前住院治疗的44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系统的优质护理,分析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重点,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成效。结果44例患者均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且完成治疗,且治疗有效率高达42(95.45%),出院率为100%;其中36例患者血象恢复正常,恢复率为81.81%,2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因深静脉血栓死亡,死亡率为6.92%,11例患者治疗后转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归率为25.00%;4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认可,满意率为90.91%。。结论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综合护理应包括心理护理、出血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满足患者病情所需,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再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以低分子量凝胶M2和交联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作为可注射性支架材料,在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常规分离、体外单层培养新生猪耳软骨细胞,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以50×10^6cells/mL和100×10^6cells/mL的浓度分别与M2凝胶混合,以100×10^6cells/mL的浓度与交联HA混合,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并于8周后取材。以单纯M2凝胶及单纯HA作为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化学检查、湿重测定、力学检测、蛋白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测定,判断低分子量凝胶M2及交联透明质酸在体内形成软骨的能力。结果实验组3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其中,M2+高浓度细胞组体积最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软骨细胞位于成熟的陷窝中;M2+低浓度细胞组形成与高浓度细胞组质地相似的组织块,但体积相对较小;HA组形成不成熟的组织块,硬度差,含有的细胞数和分泌的基质最少。同时,实验组3组的力学和GAG含量结果也证实M2+高浓度细胞形成的软骨更加成熟。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个对照组未有类软骨组织形成。结论低分子凝胶M2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优于交联HA,更适合作为可注射性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

  • 标签: 低分子凝胶 交联透明质酸 可注射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化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