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兵训练阶段是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要进行一些大强度的军事训练,也要经历融入新环境的心理适应过程,这给卫生部门带来大量的工作。现将我们往年新兵训练期间卫勤工作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严密体格复查,协助身体退兵。新兵入营前.

  • 标签: 新兵训练 卫勤保障 体格复查
  • 简介:摘要魔鬼周训练作为武警特种部队综合训练手段之一已经常态化、规范化。卫生勤务保障作为魔鬼周训练的重要保障要元地位和作用凸显。积极研究、探索魔鬼周训练卫勤保障模式,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特种部队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魔鬼周 官兵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时代环境下,国家进行野战训练的规模不断扩大,训练次数也不断增多,有了有效提升我国作战队伍的作战实力,需要促使卫勤人员提高自身的救护能力。冬季野战训练具有特殊的环境与作战任务,为了促使野战训练能够圆满完成,需要卫勤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救护能力,为野战训练部队提供坚强有力的卫勤保障。

  • 标签: 冬季野战训练 卫勤人员 救护能力
  • 简介: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为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卫勤保障准备,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已经成为一种摔打部队的有效手段,而通常这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人员健康的因素,例如:大气压低,空气中氧含量少,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等,容易影响基地化训练官兵的身心健康,结合我部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卫勤保障的经验教训,本文就如何做好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卫勤保障工作做一浅显探讨。

  • 标签: 高寒山地 基地化训练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技术训练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以开展救护技术训练期间的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人员作为观察组,以未开展救护训练时的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救护技术应用能力。结果观察组救护人员止血成绩(90±1)分、包扎成绩(91±2)分、固定成绩(93±1)分、搬运成绩(94±2)分、通气成绩(91±3)分、心肺复苏成绩(94±5)分、输血成绩(92±4)分、救护人员训练满意度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技术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救护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助于降低我军伤亡率。

  • 标签: 高寒山地 野战卫勤 救护技术训练
  • 简介:2008年10月,某集团军利用部队演习的时机,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模拟战场背景、战斗情况,导调敌情、伤病员,对某部战时卫勤保障能力进行考核,从中发现一些问题,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卫勤保障 军事训练 共同课目
  • 简介:卫勤训练(卫生勤务训练)做为基层卫生队卫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卫生队完成卫勤保障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卫生队卫勤保障任务繁重,卫勤训练常受多种因素影响,训练质量难以保证,

  • 标签: 卫勤训练 目标管理
  • 简介: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野营训练是部队经常采用的一种训练方法,并且在夏季较常使用,而部队野营训练时的卫勤保障工作与营区不同,面临很多困难。结合我部近几年野营训练中的卫勤保障工作,笔者认为,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制定防病措施,积极开展消杀灭,采取多种

  • 标签: 野营训练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卫勤实战化训练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我军基层军医卫勤保障存在专业技能发展机会稀缺,工作平台条件有待改善和医疗设备及器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实战化训练标准不高,缺乏侧重点,训练科目过于单一,对此,要提高我国军队的战斗力,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条件,卫勤实战化训练要提高医疗器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全面的实战化训练方案和提高基层卫勤实战化训练标准,从而实现我国的强军梦。

  • 标签: 军医 卫勤训练 实战化
  • 简介:目的:针对当前卫勤训练的短板,第四军医大学野战医疗所采用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可以显著提高我军卫勤队员战地救援能力的教学新方法。方法:将参与2017年野战医疗所卫勤训练的56名队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名。两组队员训练前进行理论和技能摸底考试,采用相同训练大纲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对照组按照原教案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验组采用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技能组训,培训后所有队员再次参加理论和技能考核。最后对照组也体验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所有队员对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1)训练前摸底考试两组队员卫勤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结业后两组成员在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方面均较训前显著提高。训练后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实践技能水平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0.5vs87.3,P〈0.05);(2)96.4%的参训队员支持新教学方法,94.6%的学员对教学内容很满意,96.4%的卫勤队员认为模拟情景贴近战地实情,可以帮助学员发现自身的短板,促进理论知识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现场救援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结论:通过开展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最大程度实现卫勤人员在逼真战场环境下实践训练,显著提高了卫勤队员单兵救援能力及团队配合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战创伤模拟人 卫勤训练 情景模拟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野战医疗所参加跨区2017卫勤力量实战化训练的组织与效果。方法野战医疗所从全院抽组122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参加跨区2017卫勤力量实战化训练的组织与效果。结果野战医疗所在历时近20天跨区训练中,野战医疗所千里机动、风雨兼程、克服极端气候影响、陌生地域考验,充分准备、深入参加、固化成果,通过了全部军事科目、卫勤指挥、卫勤作业的考核。结论医疗骨干充实到野战医疗所,既优化队伍结构,又培养新生力量。通过参加跨区2017卫勤力量实战化训练,促使卫勤分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野战医疗 卫勤 实战化训练
  • 简介:21世纪随着多种安全威胁的增多,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使命任务的基本趋势。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指军队既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要完成战争任务,又要完成非战争行动。卫勤保障工作作为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重要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多样化军事任务 机动卫勤分队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卫勤保障顾名思义,在卫生健康与后勤管理中,为作战小分队提供了前进的后方保障,作战小分队作为军队中的一个组分,在任务施行中难免会受伤或者出现健康问题,此时的卫勤保障就极大的发挥了其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卫勤保障的特性不同,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当地的卫勤条件,发挥当地的卫勤优势,不断优化卫勤条件,契合作战小分队的卫勤指标。

  • 标签: 作战小分队 卫勤保障
  • 简介:我军首批维和运输分队经过国内1年多的强化训练后,于2003年底走出国门,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为国争光的征程.现在,维和部队在异国他乡执行任务已近1年,我们在环境艰苦、远离亲朋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在维和运输分队组建之初,我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有关卫勤保障要求,摸索制订了维和运输分队卫勤保障方案.实践表明,该保障方案基本能够满足维和运输分队的医疗保障需求.下面将其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维和运输分队 卫勤保障 军队 卫生防病 战伤救护
  • 简介:摘要: 基层部队的卫勤保障对部队成员的身心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部队成员的作战能力与士气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使部队成员高效的发挥自身的作战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与武器装备在不断地变化,为了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基层部队卫勤能力的建设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改变,能够使基层部队的卫勤工作人员在特殊的作战环境下依然能够胜任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本文重点论述了 基层部队 的 卫勤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 基层部队卫勤能力建设 主要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 标签: 基层部队 卫勤能力建设 思考
  • 简介:近年来,依据全军提出的卫勤力量"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总要求[1]及武警部队建设现代卫勤的需要[2],各单位探索推行"院带队"卫勤保障模式,使武警部队基层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基层卫生机构健康维护、疾病防治等"六种能力"[3]明显增强。但与"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和官兵健康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层卫生人才留不住、基层卫生设备使用率低、基层卫生功能弱化等方面。

  • 标签: 卫勤 保障 模式 改革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部队基层卫勤保障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部队基层卫勤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部队基层卫勤及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为部队基层卫勤保障提出对策并进行分析。结果部队基层卫勤保障存在行政管理职能缺失、保障能力提升缓慢、人力资源缺乏、队伍建设滞后明显四个方面的问题。结论针对目前部队基层卫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完善管理体系结构、提高战备训练意识、适当调整体制编制、注重双向代职培训四个对策进行调整。

  • 标签: 部队 基层 卫勤 保障 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新兵集训期间卫勤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新兵训练质量,本文结合新时期新兵集训卫勤保障问题,从集体检疫、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健康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兵集训卫勤保障策略,为我军各部队新兵集训卫勤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新兵集训 卫勤保障 集体检疫 卫生监督
  • 简介:伤病员空运后送由于具有快速、高效、远距离转运伤病员和为院前有生命危险的患者提供急救服务的特点,在军事和民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未来现代战争的高科技、局部战争的突发性和立体性,以及武器高杀伤性特点,逐渐增加了战场伤员医疗救治的范围与难度。因此,随着航空飞行器的不断更新换代,世界各国在伤病员空运后送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伤病员空运后送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军事意义日益凸显,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 标签: 空运医疗后送 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