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88例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内镜脊柱系统(TESSYS)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的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不同时间点的脊柱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6个月的手术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手术前后两组ODI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外线热成像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88.64%(3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82%与11.36%,手术优良率分别为90.91%与86.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SYS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具有微创性,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疼痛减轻,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开放性手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间镜手术联合推拿治疗后,残留神经的疼痛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非盲法选择患者共计68例(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其中34例为对照组选择椎间镜手术联合甲钴胺药物进行治疗,另34例是观察组,行椎间镜手术联合推拿展开治疗,对患者在术后残留神经疼痛的疗效进行探讨。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天和15天,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对照组的改善得分明显比观察组更高,说明患者疼痛相较于观察组更严重,差异显著(P<0.05)。在肌力和麻木改善情况上,观察组的改善有效率为93%(32/34),明显比对照组的83%(28/34)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椎间镜术后进行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能够较好的降低术后残留神经疼痛的程度,患者下肢麻木和肌力改变情况有较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手术 推拿 残留神经 疼痛疗效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不断攀升,临床对肿瘤治疗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的需求非常迫切。中医中药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是目前临床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疗效得到国内医学界普遍认可。本文从肿瘤的机制方面总结中药治疗肿瘤的优越性,着重提出味中药提取物治疗肿瘤这一研究新方向。

  • 标签: 肿瘤 单味中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0)和综合护理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功能恢复优良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3.3%(25/3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闭疝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闭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77.5±2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5±30.9)ml,平均住院时间(11.5±2.4)d。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对症处理后均愈合。结论闭疝是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误诊、漏诊率极高,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

  • 标签: 闭孔疝 疝修补术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夏末的北京,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在这美丽时节,我们盛情邀请您于2018年8月18日(周六)共赴2018北京国际髁研讨会,谈骨论经,畅叙髁关节置换之道。本次会议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在线主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协办,中日友好医院骨关节外科承办。方兴未艾——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关节置换技术蓬勃发展.

  • 标签: 单髁 北京 国际 关节置换技术 关节外科学 中华医学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臂、中心Ⅱ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一线、二线治疗失败者,且自愿尝试三线治疗,口服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对服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9例,进展10例,疾病控制率达到67.74%;本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35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为Ⅰ-Ⅱ级腹泻、骨髓抑制,无死亡病例,无患者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结论采用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靶向药物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用两法与三法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85例阑尾炎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分组原则遵循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两组均予以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予以两法,对照组予以三法。比较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无钛夹两法、三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改善阑尾炎患者的病情方面,疗效相近,值得借鉴。

  • 标签: 三孔法 两孔法 阑尾炎 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义齿冠修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在本院行口腔种植义齿冠修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修复48颗种植体,研究组共修复50颗种植体。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全程精细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89.58%,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并发症率为2.00%,对照组为16.67%,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口腔种植义齿冠患者行全程精细化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口腔种植义齿 单冠修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靶向穿刺技术引导经皮腰椎间镜手术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到我院行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64例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其中32例患者在靶向穿刺技术辅助下行椎间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32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椎间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两种定位策略的穿刺用时、透视次数等评价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要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两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也存在极大的讨论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少,提示辐射量较少。且两组皆未见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靶向穿刺技术的应用下,能精准、实时引导腰椎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的椎间穿刺,有利于缩短穿刺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靶向穿刺技术 C型臂X线机 椎间孔穿刺 定位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神经闭膜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神经及闭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神经出闭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糖尿病足护理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使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糖尿病足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及餐后3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掌握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糖尿病足护理单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筛选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操作方法简单,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护理单 足部护理
  • 简介:摘要病种付费是指将病种作为付费方式的选择依据。针对三甲医院的经营与发展,若不能够做好收费方式的合理选择工作,容易对医疗改革进程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在对病种付费方式对医院的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医院病种付费方式的实践意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单病种付费方式 经营效益 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窥镜临床护理路径在椎间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脊柱关节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入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护理路径组,各为30例。采用多种量表以及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路径组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护理路径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改善椎间镜患者心理状况。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家庭为主导的护理方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实施测评。方法选定产科的120位产妇,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家庭主导的护理方式,而后者实施产科日常性的护理方式,从而对这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比率以及产妇焦虑状况等内容实施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通过具体的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要远高于对照组。而相对的产妇的焦虑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其他各个方面的表现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家庭主导的护理方式,进而使得产妇的产前情绪得到极大地改善,并使得自然分娩率大大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产妇的顺利生产。

  • 标签: 家庭护理 产科 分娩结果 产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给予氨甲喋呤次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平均分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研究组(n=50)给予氨甲喋呤次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照组(n=50)给予氨甲喋呤多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将2组的治疗成效、住院时长、血β-hCG水平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β-hCG水平恢复时长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长得到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治疗成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给予氨甲喋呤次静脉注射,疗效可观,可降低血β-hCG水平,住院时间短,医疗价值高。

  • 标签: 异位妊娠 氨甲喋呤 单次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交接班护理质量,保障抢救室患者安全,探讨在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护理交接班。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特点自制“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用于临床。采用统一标准对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收集记录应用前后,护士交班质量评分及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记录实施12个月后,护理质量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结论护理记录的应用,规范了急诊滞留患者的交接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单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消毒供应室资料60份(研究组),与2017年1月—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资料60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清洗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能够帮助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清洁卫生程度,保障医疗用品的安全,同时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下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椎间入路手术治疗26例,远外侧或水平入路12例,后路或椎板间入路7例。结果本组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2例症状复发,其余症状明显减轻,生活活动无障碍,椎间隙无感染,无继续加重表现。结论微创下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很好地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椎间狭窄、侧隐窝狭窄的几乎所有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 标签: 椎间孔镜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精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黄精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黄精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