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氟氯西林钠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受试者24名,按3×3拉丁方设计,分别单次口服氟氯西林钠胶囊0.25、0.5、1g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氟氯西林的浓度。用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不同剂量组氟氯西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29±0.51)、(15.93±4.21)、(30.62±9.63)μg/ml,tmax分别为(0.96±0.05)、(0.93±0.07)、(1.03±0.06)h,t1/2分别为(1.24±0.06)、(1.53±0.29)、(1.55±0.28)h,AUC0-10分别为(30.52±9.17)、(60.64±13.26)、(118.39±19.38)μg.h/ml,CL/F分别为(9.03±0.61)、(9.61±0.84)、(9.52±0.82)L/h。各剂量组的Cmax、AUC0-10、AUC0-∞随剂量的增加而呈比例的增大,各组的Ka、Ke、tmax、t1/2、CL/F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不同剂量的氟氯西林钠胶囊,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 标签: 氟氯西林钠 HPLC 药代动力学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存在于机体的骨髓、脾脏、脐带、羊水等不同组织中。近年来,人们对MSCs体外免疫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MSCs具有较小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反应中可逃避免疫识别,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直接接触和抑制T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就MSCs的体外免疫学特性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免疫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常见的腹主动脉末端的慢性扩张性疾病,可导致主动脉破裂。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AAA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其为血流动力学、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免疫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研究 腹主动脉瘤 血管壁 主动脉破裂 剪切力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坏死性凋亡是一种非caspase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它的调节、诱导及阻断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分子的表达及调控。研究发现,坏死性凋亡不仅参与机体的生理性调节过程,一些具有坏死表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坏死性凋亡的活化直接相关,如神经变性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此外,对肿瘤耐药细胞株的研究证实,在规避肿瘤多药耐药方面坏死性凋亡诱导剂具有“广谱性”。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生理特征及临床相关性研究,为肿瘤性疾病分子靶向治疗及靶向药物研发开拓了新的前景。本文就坏死性凋亡的可能调控机制、生理学特征及坏死性凋亡与临床疾病和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坏死性凋亡 调节机制 临床疾病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5-HT1A受体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双靶标新药YL-0919在比格犬体内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比格犬按1.5mg.kg-1剂量灌胃给药,第1天和第5天各给药1次,第2~4天每天给药2次。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YL-0919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首次和末次口服YL-0919(1.5mg·kg-1)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287.73±106.50)和(220.07±58.90)ng·ml-1;tmax分别为(1.10±0.55)和(0.95±0.67)h;t1/2z分别为(3.28±0.85)和(3.02±1.20)h;MRT(0~24)分别为(4.16±0.59)和(3.81±1.22)h;AUC(0~24)分别为(1242.10±462.27)和(922.29±345.29)ng·h·ml-1;AUC(0~∞)分别为(1251.23±464.03)和(938.57±350.30)ng·h·ml-1;CLz/F分别为(1.41±0.74)和(1.95±1.23)L·h-1·kg-1;Vz/F分别为(6.43±2.79)和(7.11±1.90)L·kg-1。经配对t检验,多次给药达稳态后除AUC(0~24)和AUC(0~∞)降低外,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YL-0919在比格犬体内多次给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

  • 标签: 抗抑郁药 YL-0919 LC-MS/MS 多次给药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对比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使用L1SS、DCS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7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按照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川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LISS组优良率91.43%高于DCS组的74.2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中LISS法在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等均优于DCS法,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股骨 远端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
  • 简介:近年来,军区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引导干休所立足自身基础,借助医院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医院与干休所为老干部服务的衔接机制,应对需求抓服务,以人为本解难题,通过管理制度衔接、医疗过程衔接、急救送治衔接、服务保障衔接,既为老干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又促进了干休所卫生工作,为“两高期”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 标签: 医疗保健质量 干部 服务保障 医疗保健服务 “两高期” 干休所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血液系统的克隆性疾病,具有无效造血、异常分化、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等特征。特异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MDS的关系已经确立了几十年,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表明了个体基因突变的重要性。MDS最新的分子异常包括下基因的突变:TET2、TP53、RUNX1、ASXL1、IDH1/IDH2、EZH2、RAS等。本综述介绍了MDS目前最新的分子标记及其在疾病生物学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观察虎杖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00μmol/L大黄素干预膀胱癌T24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p53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miR-34a的基因表达,应用化学方法合成成熟miR-34a瞬时转染T24细胞并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大黄素能够有效明显上调p53蛋白以及促进miR-34a的基因表达水平。转染miR-34a后T24细胞生长增殖明显受抑。结论大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膀胱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促进膀胱癌细胞中p53表达、上调miR-34a,进而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EVLA)膝下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治疗继发性静脉性溃疡(SVU)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51例(54条患肢,72个溃疡面)SVU患者的临床资料,EVLA闭合膝下段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保留膝上段大隐静脉,术后穿循序弹力袜(20~30mmHg)。术后记录溃疡愈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47(平均25)个月,术后半年、1年及2年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1.9%(57/72)、71.4%(45/63)和69.1%(37/55)。患肢肿胀和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6.9%(40/52)和90%(27/30),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SVU多由膝下段浅静脉反流所致,EVLA膝下段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纠正溃疡周围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SVU安全有效。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腔内激光闭合术 浅静脉反流
  • 简介: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同年龄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54例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患者以65岁为标准分成两组,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5.5个月(11~26个月),65岁以下DHS内固定组愈合率90.47%,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愈合率94.4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上DHS内固定组愈合率69.70%,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愈合率91.67%,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标准评价,65岁以下DHS内固定组优良率62.96%,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为80.9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显骨质疏松的粗隆间骨折,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均是内固定的理想选择。高龄患者伴有明显骨质疏松粗隆问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疗效明显优于DHS,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ELISA法测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另外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的升高,降低血清中TGF-β1、HA、PC-Ⅲ、LN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芍药苷治疗组可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4/7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标签: 芍药苷 放射性肝纤维化 TGF-Β1 SMADS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CO2气腹模型,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大鼠胃肠动力指标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按不同气腹压力(0mmHg,10mmHg,15mmHg)分为三组,每组均接受2h气腹时程的处理,观察不同气腹压力下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变化趋势,以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气腹2h时,低压组(10mmHg)较气腹前胃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下降非常明显(P〈0.05),丙二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15mmHg)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CO2气腹使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比下降,十二指肠一氧化氮含量减低,丙二醛升高,随着气腹压力的增高,此作用显著增强。

  • 标签: 气腹 胃肠活动 一氧化氮 丙二醛
  • 简介:由于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走向临床,必须经历见习、实习期的培训,经过上级医师的传帮带,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有独立执行能力的医生,实习阶段的学习对于将来的从业至关重要。但是,有很多学生或医院,对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尚未足够重视,或者未抓住重点,使得学生在临床迷迷糊糊跟着老师学了2~3年,最后,临床思维没有,

  • 标签: 医学 教学 才能 人员素质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突出专科带教,以适应新时期护理教育的需要。【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传统的带教方式(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心内科"511带教方法"(5个制度,1个会议,1本专科实习手册)(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为(85.3±3.5)分,对照组为(75.5±3.3)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511带教模式"教学满意度为95.00%,而对照组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6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带教体制,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实习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正>有关医疗单位及各位代表:根据2012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要求,由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微创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泌尿外科)培训基地(山东)和山东省泌尿医学研究所定于2012年5月11~1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喜来登酒店举办2012年第七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泌尿腔内微创新进展学习班。本次学习班授予每位参加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项目编号2012-04-05-079(国)】。本次泌尿腔内微创新进展学习班重点内容: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学习班 新进展 山东省 微创治疗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