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咀。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两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0%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 标签: 地震 雅安市 四川省 卫生院 住院部 成都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文献报道,25%~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急性结肠炎、难治性UC及癌变风险。外科手术包括全结肠切除与次全结肠切除,切除结肠后行回肠末端造瘘与回肠袋肛管吻合(ilealpouchanalanastomosis,IPAA),袋有“J、K、S、N”等形状。对于慢性UC.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是IPAA.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肠切除 慢性炎症 结肠黏膜 原因未明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产后尿留患者的发生内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8例产后尿留患者依靠年龄身体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以及预防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的实验组成员产后尿留现象明显低于对比组成员。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后综合护理,包括产前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尿留,达到预防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尿储留 综合护理 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雅安地震伤早期急救方法,探讨处理重大灾难发生后的急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地震发生后24h内早期收治的伤员救治情况。结果:地震发生后我院早期救治伤员107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平战结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利用远程会诊系统指导震后早期伤员救治是提高救治效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灾难 救援 远程会诊系统 急救
  • 简介:目的:总结芦山地震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以后救治伤员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总结芦山大地震中伤员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的科学救治流程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结论: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科学的预检分诊,先进设备,有效组织领导,志愿者参与,全社会总动员是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 标签: 地震 救治 应急预案 预检分诊 志愿者
  • 简介:目的:探讨雅安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与不足。方法:针对雅安地震医学救援实践,结合我院救援情况,与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医学救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雅安地震医学救援不论从组织到人员、装备、后勤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从情感救援向专业救援和科学救援的转变。结论:雅安地震医学救援进步明显,但所暴露的不足也不能回避。

  • 标签: 雅安地震 医学救援 思考
  • 简介:地震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容易引发次生损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而我国是地震多发国,近年来先后发生了“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和“4.20”芦山地震,总结地震救援与治疗经验有助于为今后的地震灾害和其他大规模群体伤害事件的救援提供参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本期发表的“地震伤救治”重点刊,对创伤骨科医生正确认识地震伤员的特点和掌握处理原则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地震伤员 地震救援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治疗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 简介:目的对比64与320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64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及320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64及320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冠状血管 支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实现地震批量伤员的科学救治,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水平。方法:根据芦山地震医学救援的基本情况,结合汶川、玉树地震的救援经验,综合总结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分级别阶梯救治;分阶段重点救治;多学科协作救治;海陆空立体救治;信息化高效救治。结论:根据目前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现状,应进一步健全国家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完善各级灾害医学救援预案,重视空运后送和信息化救援。

  • 标签: 灾难 地震 批量伤员 科学救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灾害中常见眼部疾患和种类及相关护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然灾害时群众可能面临的眼部损害进行分析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形成自然灾害时眼部损害的相关护理系统方法。结论提升在救灾过程中对眼部专科护理的能力。

  • 标签: [] 自然灾害 眼部损害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应急预案,归纳相关特征,探讨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周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局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网站和防震减灾信息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应急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保证了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但各预案不同程度存在可操作性较差,预警预防机制不完善,指挥平台和避难场所保障程度较低,预案更新、修订无明确时间界定等缺陷。结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预警预防机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和指挥平台等保障措施,并对地震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更新、修订,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地震救援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地震应急预案 循证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在芦山地震致多发伤的院内救治特点及救治方法,探讨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边远小医院内现场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3-04-20芦山地震致多发伤的院内现场救治资料。结果:本组抢救成功107例,死亡0例,死亡率0%。结论:地震所致多发伤病情急,人数多,诊治难度大,加强和提高院内应急预案,合理利用医疗资地,尤其是利用先进的远程会诊设备,通过及时合理地转诊重诊地员将会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院内现场急救成功率。

  • 标签: 芦山地震 院内急救多发伤 远程会诊设备 指导转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批量伤员长途转运是将灾区伤员及时分流到非灾区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铁路专列由于其运输量大、平稳、安全、廉价等优势一直是中长途伤员转运方式的首选,现将我院参与“5·12”汶川地震专列长途转运伤员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旨在为平时卫生应急和战时卫勤保障中铁路大批量转运伤员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震伤员 火车转运 回顾
  • 简介:在“9·7”彝良地震伤员集中救治的医院里,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派的彝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发展了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服务模式。该模式以病房心理护士作为联络者,立足于医学服务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在全面健康评估与重点评估心理创伤应激的基础上,以解决患者及照顾者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提供支持性心理干预,并借助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内容量化的自评来激励心理护士对地震伤员提供的心理支持工作。在实践中,该模式能够得到医院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及家属普遍接受,具有连续心理服务的可操作性。

  • 标签: 地震 伤员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体重的预测方法,对比不同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实际临床经验及有效资料总结归纳出不同的胎儿体重预测方法,将其优势与不足之处确定出来。结果超声诊断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但所需成本较多;宫剖预测方法无需成本,但其胎儿体重预测结果的精确度较低。结论在临床胎儿体重预测工作中,医院需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预测方法。

  • 标签: 胎儿 体重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孕产妇纳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分均分为对照组(n=125)和研究组(n=125)。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进行评估结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对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中高危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h、12h、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可对产妇做出精准评估,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具有临床采纳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针对性护理 宫缩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