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41例伪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对本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测表现、内镜检查与治疗情况,以此对该病特点、诊疗方式予以分析。结果①根据症状分型为轻度与中度者25例,重度者13例,复杂型者3例;②本组患者年龄60~80岁者70.73%,<60岁者29.27%;③本组患者均存在使用抗生素,单用1种者43.90%,联合2种或以上者56.10%;④停用抗生素并予以甲硝唑与万古霉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伪肠炎以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对象,其中存在使用抗生素或联合抗生素者需重视伪肠炎发生的可能,建议采用甲硝唑与万古霉素治疗,可取的满意疗效。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临床特点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伪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情况。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名伪肠炎患者为研究样本,开展回顾分析。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愈率为90.0%。结论伪肠炎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为主,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抗生素使用后的伪肠炎的临床症状进行关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工作。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临床特点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伪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情况。 方法: 以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30 名伪肠炎患者为研究样本,开展回顾分析。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患者的治愈率为 90.0% 。 结论 :伪肠炎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为主,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抗生素使用后的伪肠炎的临床症状进行关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工作。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临床特点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炎安治疗溃疡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肠炎安灌肠;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和6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肠黏膜病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安灌肠治疗溃疡肠炎疗效可靠,安全易行。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肠炎安 柳氮黄吡啶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肠炎安治疗溃疡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溃疡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肠炎安灌肠;对照组 3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8%和 6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在改善肠黏膜病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肠炎安灌肠治疗溃疡肠炎疗效可靠,安全易行。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肠炎安 柳氮黄吡啶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特异性鸡卵黄抗体喷剂治疗婴幼儿急性型念珠菌口炎的可行。方法126例2岁以下的原发性鹅口疮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4例。观察组使用特异性鸡卵黄抗体喷剂病灶喷洒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先用等渗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用制霉菌素片研粉外涂病灶治疗,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观察组在开始治疗后口腔斑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7天内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异性鸡卵黄抗体IgY治疗婴幼儿鹅口疮是有效、简便而又安全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念珠菌性口炎,卵黄抗体,制霉菌素,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改道肠炎(diversioncolitis,DC)是在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后无粪流通过的旷置结肠段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尽管绝大多数肠道造口患者无症状,但几乎所有粪便改道患者均可出现DC。DC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里急后重、便血以及排粘液分泌物等,且随着肠管旷置时间延长而炎症可日渐加重,进而不同程度影响了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国内对DC的研究甚少,对DC的认识有限,因而还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对DC的表现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肠炎的认识,同时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 标签: 改道性结肠炎 肠造瘘术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炎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以及X线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评估CT诊断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CT诊断结果误诊少于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肺炎瘤存在一定局限性,肺炎瘤CT表现不具有特征需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但相比X线诊断,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肺炎性假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患者男,27岁,无明显诱因持续头痛1个月,当地医院脑CT检查示右顶部椭圆形高密度影,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MRI:右侧额顶部硬脑膜不同程度增厚,以额部明显,局部呈不规则团块状混杂等低T1WI信号、混杂高T2WI信号,其内可见更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局部突破颅板向头皮下生长(图1A、1B);DWI可见不均匀弥散略受限,与邻近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见右侧额部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侧额顶部脑膜呈明显线样强化(图1C)。

  • 标签: 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源腹膜黏液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至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51例阑尾源腹膜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及复发再手术情况,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术后是否接受腹腔化疗的患者复发再手术间隔时间的比较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51例患者中48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问(135±72)min。34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6例接受再减瘤手术,再手术次数33次。4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7个月(3~132个月),25例带瘤生存,16例无瘤生存,4例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良性型一弥漫腹膜腺黏液病19例,中间型6例,恶性型一腹膜黏液癌病26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8/51)、55%(28/51)和22%(11/51)。术后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再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21±4)个月和(10±6)个月,较未接受化疗患者的(19±7)个月和(7±4)个月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0.361,P〉0.05)。良性型一弥漫腹膜腺黏液病、中间型及恶性型一腹膜黏液癌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63、23个月。良性型一弥漫腹膜腺黏液病患者与恶性型一腹膜黏液癌病患者肿瘤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5)。结论应该以积极态度实施阑尾源腹膜黏液瘤减瘤手术,复发患者合理适时选择二次或多次的减瘤手术,可以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假黏液瘤 腹膜 减瘤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炎瘤的临床病理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肺炎瘤患者30例,对照组肺炎瘤患者采用CT诊断,观察组肺炎瘤患者采用CT+MRI诊断,对比两组肺炎瘤患者的病理分型、诊断灵敏度。结果:观察组肺炎瘤患者在CT+MRI诊断下机化肺炎型、纤维组织细胞型、淋巴浆细胞型病理分型结果分别为12(40.00)、8(26.67)、10(33.33),对照组肺炎瘤患者在CT诊断下机化肺炎型、纤维组织细胞型、淋巴浆细胞型病理分型结果分别为9(30.00)、7(23.33)、8(26.67)。观察组肺炎瘤患者在CT+MRI诊断下诊断灵敏度为100.00%,对照组肺炎瘤患者在CT诊断下诊断灵敏度为80.00%,对比结果差异显著(Χ2=8.430,P<0.05)。结论:CT+MRI诊断下肺炎瘤患者的病理分型结果更加准确,诊断灵敏度更高,CT+MRI诊断在肺炎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临床症状 病理分型 诊断灵敏度
  • 简介:重症溃疡肠炎病情危重,盲目依赖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延误手术时机,增加重症溃疡肠炎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重症溃疡肠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手术时机,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及时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合患者病情、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等指标综合判断手术时机。

  • 标签: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手术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