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青少年腰椎部裂运用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术患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纳入128例青少年腰椎部裂患者,均行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适应性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轴线翻身并做好术前心理安慰等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伤口敷料干净、覆盖创面,避免伤口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积极督促病人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20天出院,随访1~6个月,长期随访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术后出院时NRS评分为(0.7±0.4)分,JOA评分为(21.51±2.4)分,护理满意度为95.6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OA改善率分别为72.30%,83.60%,91.40%,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是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背景:部裂是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后期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目的:研究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部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部裂的患者128例,均为单节段双侧部裂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部裂节段分布,疼痛程度,下肢根性症状.术前根据CT横扫将部裂分为Ⅰ型线型,Ⅱ型中间型;Ⅲ型硬化型.术后使用CT矢状位重建判断愈合情况,连续性的骨痂形成为部愈合的标准,记录愈合时间.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测量运动节段的活动度.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平均年龄(23.0±4.5)岁(17~36岁),均为男性.腰5部裂81例,腰4部裂13例,腰3部裂3例.术后6个月愈合41侧,双侧愈合17例;术后9个月愈合94侧,双侧愈合34例;术后12个月愈合159侧,双侧愈合72例,CT分型Ⅰ型患者均愈合.术后1年愈合率为81.9%.术后24个月愈合率92.3%,其中15侧未愈合.双侧未愈合6例,均为CT分类中的Ⅲ型.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2±2.1)分减轻为末次随访时的(1.3±0.4)分(P<0.05).腰椎JOA评分自术前的(21.0±3.2)恢复到末次随访时的(27.6±1.0)(P<0.05).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25例,运动节段平均活动度5.0°±2.7°.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损伤,无术后感染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3例.结论: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部裂的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
  • 简介:论述了显微维分析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针对因离焦光线的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光学断层图像序列,基于断层内相邻像素和断层间相邻像素的相关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大期望算法对光学断层图像序列进行去模糊处理;对去模糊处理后的维光学断层图像序列,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点绘制的维数据场表面重建反走样方法,加快了重建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维体绘制时,提出了多维半自动阻光度转换函数解决方案,清晰地显示出了物体内部的细节变化;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计算重建后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维分割和标记算法,实现了在维空间内选择感兴趣目标的操作.

  • 标签: 光学断层显微技术 去模糊 三维面绘制 三维体绘制 表面积估计 体积估计
  • 简介: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部植骨术治疗腰椎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8例腰椎部不连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部植骨固定治疗,并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VAS评分分别为6.20±1.26和1.93±0.81,JOA评分分别为20.06±1.16、27.89±0.6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X线片示部裂植骨均骨性愈合,优6例,良2例。结论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部植骨术治疗腰椎部不连是单节段固定,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均较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内固定器 植骨
  • 简介: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和宫腔操作的增加,子宫部妊娠也逐年增加。临床上因误诊行宫腔操作导致阴道大出血,严重者切除子宫。随着临床医生对子宫部妊娠的警惕和B超检查的应用,子宫部妊娠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次研究研究对近10年间15例子宫部妊娠作了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子宫峡部妊娠 临床观察 宫腔操作 阴道大出血 剖宫产率 切除子宫
  • 简介:目的分析腰椎部裂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腰椎部裂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腰椎部裂中,发生在L3见于2例,L4见于15例,以及L5见于28例.其中,单侧裂3例(6.7%),双侧裂42例(93.3%).所有病例的CT表现包括"裂隙征"(n=45),"椎管冗长征"(n=24),假性椎间盘膨出(n=37),"双边征"(n=12),"双关节征"(n=7),椎管狭窄(n=14),侧隐窝狭窄(n=9),以及椎间孔狭窄(n=6).结论CT扫描不仅是检查腰椎部裂的首选方法,而且可为解释临床症状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腰椎 峡部裂 CT
  • 简介:摘要:对某冶炼公司氧化二砷精制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及检测,提出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结果显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二砷、锑及其化合物、噪声。经检测,制砷操作工接触氧化二砷、锑及其化合物浓度均低于行动水平,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低于80dB(A)。提示,氧化二砷为高毒物质,生产环节若密闭不严,极易导致人员接触该物质浓度超标,应加强防护设施维护,个体防护用品佩戴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 标签: 冶炼 三氧化二砷 职业病危害
  • 简介:骨科诊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骨科医生的交流学习。读片能力作为骨科医生的基本功,与临床诊疗思路的融合将大大提高中国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 标签: 骨科医生 读片能力 中国 好医生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妊娠和子宫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我院诊断的20例经过手术以及病理证实为宫颈妊娠和子宫部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方式诊断,诊断后对效果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4例患者属于子宫部妊娠,作用于子宫前壁瘢痕处,15例是宫颈妊娠,1例孕囊落入到子宫下段,诊断位宫颈妊娠。结论对宫颈妊娠和子宫部妊娠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形式,整体效果明显,能对特殊部位进行诊断,整体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妊娠 子宫峡部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部瘢痕部位妊娠的误诊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48例子宫部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年龄在25-36岁之间,4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误诊,其中2例被误诊为正常位置宫内早孕,1例被误诊为宫颈妊娠,临床上实行清宫术及人工流产对其进行治疗,出现大出血情况,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结果重新对3例患者进行诊断,然后对1例患者实行全子宫切除手术,2例患者实行开腹保守性手术,均治疗成功。结论子宫部瘢痕部位妊娠容易出现误诊,从而给患者的及时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减低患者的误诊率,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 标签: 子宫峡部瘢痕部位妊娠 误诊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部裂(多节段)经 CT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38例并病理结果为腰椎部裂(多节段)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 X线、 CT扫描、 MSCT扫面维重建进行诊断,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腰椎部裂(多节段)经 CT重建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和 CT扫描诊断结果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维 CT重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和 CT扫描( P<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 CT维重建,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反应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多节段 CT重建 诊断价值
  • 简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北美华人医学物理师协会(NACAMP)和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生物医学工程分会(IEEEE—EMBS)协办的长江2011国际医学影像物理和工程应用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医学影像物理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杭州召开。

  • 标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医学影像物理 学术年会 国际 应用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