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弓与方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口腔科收治的II类错畸形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颗,对照组给予方弓矫治技术,观察组给予直弓矫治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畸形改善程度和两组的治疗疗程。结果经过矫正后,观察组的临床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2.3±2.8)个月,对照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7.1±3.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直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临床效果满意,且治疗疗程短,优于方弓矫治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直丝弓矫治技术 方丝弓矫治技术 II类错畸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40-02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验证镍钛弹簧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的98例口腔正畸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探究,其中设置49例为对照组,采取弹力链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而实验组的49例采取镍钛弹簧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在临床上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牙列指标等相关参数进行对比,更好的探究镍钛弹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取镍钛弹簧的方法,患者的上切牙宽度、下切牙宽度、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等牙列指标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1%,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4%,远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镍钛丝弹簧 口腔正畸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方弓托槽在牙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1年3月期间24例(69颗患牙)牙外伤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34,传统牙弓夹板固定技术)和观察组(n=35,方弓托槽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外伤中应用方弓托槽,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改善牙周情况。

  • 标签: 牙弓夹板固定 方丝弓托槽固定 牙外伤 临床疗效 牙周情况
  • 简介:插胃管是护士经常性操作技术之一,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获得成功,但对某些病例插胃管不易成功,特别是对一些脑血管意外、假性球麻痹、不能吞咽的患者。近两年来我们对30例上述病例,采用了泥鳅导插入胃硅管内以增加胃管坚挺的方法,均一次成功,现介绍如下。1、物品准备:取无菌胃管包,一次性胃硅管一根,另准备介入治疗后废弃的泥鳅导一根(长120cm,直径0.8mm)。2、操作前准备:将泥鳅导环形盘用2%戊二醛浸泡1小时,后用生理盐冲洗,擦干,用灭菌石蜡润滑,再取5ml注射器抽取石蜡润滑胃硅管的内管,将泥鳅导尾端插入胃硅管的头端,但不能穿出胃硅管的头端,并用血管钳在胃管未端固定。

  • 标签: 导丝 插胃管 病例 假性球麻痹 吞咽 护士
  • 简介:乳腺癌是危及妇女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预后较好,直径〈1cm的微小癌,其10年总生存率为90%~99%。而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33.3%~38.7%[1],因此,对乳腺微小病灶的早发现、早诊断、术前精确定位、术中精准切除在提升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微小癌 三维定位 微小病灶 定位点 钼靶摄影 定位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预留斑马导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一次性清石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者49例,在建立通道前除保留拟建立通道的导外,视结石分布部位额外预留1根导以提高结石清除率。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并留置两根导,其中41例通过预留导找到目标肾盏并碎石成功,8例患者采用了双通道碎石,其中3例肾盏颈口狭窄,5例患者因角度过大无法通过先建立的通道到达预留导所在肾盏。结石一次性完全清除共36例,一次性取尽率达73.47%。平均手术时间79.6(52.3-11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0(45-5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6-12)d。术后出现高热患者2例,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后大出血1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无胸膜损伤、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术前评估通过单通道碎石困难者,在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前预留导可显著提高一次结石清除率,特别对于复杂性结石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通道,避免多通道手术过程中引起的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导丝
  • 简介: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该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病,多年来临床观察,门诊各种阴道炎中阴道念珠菌病大约占60%-70%。近50%妇女一生中有过念珠菌感染病史,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明显,感觉痛苦,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括。现就多年来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防治体会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阴道炎症 念珠菌感染 反复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假酵母菌与滴虫在阴道炎中的感染,探讨对该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1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及232名健康体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常规培养鉴定。结果817例阴道炎患者中,分别检出假酵母菌214例和滴虫54例,检出率分别为26.19%和6.61%;健康体检者232名,分别检出假酵母菌28例和滴虫2例,检出率分别为12.cr7%和0,86%;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假酵母菌、滴虫是阴道炎常见病原菌。

  • 标签: 阴道炎 假丝酵母菌 滴虫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镍钛方竖直前倾磨牙的操作要点和作用特点。方法对24例13-19岁的磨牙前倾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镍钛方,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镍钛方竖直磨牙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镍钛方竖直前倾磨牙是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磨牙前倾 镍钛方丝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股动脉顺行穿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病变时采用双导技术避免导进入股深动脉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5月43例采用股动脉顺行穿刺技术进行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病例,在穿刺导进入股深动脉的病例中,在路图指导下使用45度头端超滑导经短鞘进入股浅动脉。结果43例手术中,穿刺成功38例,其中17例穿刺导进入股深动脉,均使用双导技术矫正进入股浅动脉,无二次穿刺及腹股沟血肿发生。结论双导技术是矫正股动脉顺行穿刺中导进入股深动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动脉 顺行穿刺 双导丝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黄藻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黄藻内涵,而后在分析藻中主要活性成分基础上,系统性分析了黄藻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要点。

  • 标签: 黄丝藻粉 小鼠急性毒性 试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前牙反合患者采用直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内接收的126例前牙反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选患者直弓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下颌中切牙角、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变化情况,并采用Eichner分类法评价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且下颌中切牙角较治疗前均显著变小(P<0.05)。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牙反合患者经直弓矫治技术矫正后下颌中切牙角、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均显著改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逐渐恢复,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反合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 牙齿美学
  • 简介:目的探讨导引导-丝线牵拉在困难气道中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困难插管Mllam-pati分级,选择7例困难气道患者,其中Ⅲ级4例,Ⅳ级3例。每例患者均由两名麻醉师及一名护士配合插管。所有患者均直接选用该法。整个过程记录插管的成功时间和并发症。结果7例困难气道的患者气管插管均获成功,平均插管时间(20±8)s,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导引导-丝线牵拉是困难气道中气管插管的一种理想手段。

  • 标签: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导丝 丝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达克宁栓用于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达克宁栓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12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一位患者按照就诊时间进行排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60例)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参照组(n=60例)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达克宁栓 治疗有效率 常规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