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肺系疾病在临床中的表现复杂多变,而中医对肺脏结构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笔者 通过中医对肺脏的结构分层及其相关性研究,将其划分为:肺卫、肺窍、肺脏、肺络、他脏,以对肺病进行更加清晰的辨证。

  • 标签: [ ] 中医 肺脏结构 论治
  • 简介:摘 要:脂筏( 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microdomain)。脂筏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页,其中胆固醇的作用使得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从而形成一个个以胆固醇为结构基础的相对流动性低的功能微区,脂筏作为一种功能微区参与了细胞的很多生物学功能——信号转导、蛋白转运,一些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肌营养不良症及朊病毒病等可能与脂筏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些年发现脂筏与骨架蛋白的相互作用为脂筏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 标签: 脂筏 小凹 骨架蛋白 脂筏提取
  • 简介:摘 要:作为医疗机构常见设备,听诊器的应用能够保证医疗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患者体内症状,对于缩短疾病治疗时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加上在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医疗系统中所使用的听诊器设备也发生空前改变,电子听诊器的应用,使得疾病诊断水平得以提升,这对于推进我国医疗行业稳步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电子听诊器综合分析,明确电子听诊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医疗人员对电子听诊器的了解,为我国医疗行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电子听诊器 结构 工作原理
  • 简介:背景: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由于严重程度不同,病变范围差异较大,手术治疗尚缺乏统一原则.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影响股骨纤维结构不良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84处股骨病灶)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基本数据(性别、诊断时年龄、病灶处初次骨折的年龄),初诊时的主要症状,受累部位(单发型或多发型),股骨病灶部位和病理结果.手术相关数据:手术时间,失血量,植骨类型,内固定方式(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早期并发症(感染和血肿).随访相关数据:相关并发症(是否出现骨折及恶变),影像学资料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功能评分.结果:3处病灶(3/84,3.6%)住院期间出现早期伤口并发症,其中2处为切口感染,1处为切口血肿,均经伤口清创后愈合.10处病灶采用髓内固定,64处病灶采用髓外接骨板固定.髓内固定组早期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10,20%)明显高于髓外接骨板固定组(1/64,1.6%,P<0.001).82例患者中66例获得末次随访,随访比例为80.5%,中位随访时间为47.1个月.1例出现深部感染,1例出现局部复发.随访期间无恶变病例出现.伴有“牧羊拐”畸形组(n=8)和无畸形组(n=58)末次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9.1±1.1)分和(29.8±0.6)分,“牧羊拐”畸形组功能明显差于无畸形组(P=0.012).病理骨折和骨纤类型不是影响预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骨折时患者年龄是随访期间再次骨折的预测因素,尤其是年龄小于18岁者.“牧羊拐”畸形是影响术后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方式均可提供足够的生物学稳定,并在中期随访过程中可获得相同的预后.

  • 标签: 骨纤维结构不良 外科治疗 随访 病理骨折 “牧羊拐”畸形
  • 简介:我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和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老年人多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加和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既往多认为下尿路结构改变(梗阻)或是神经支配改变是为老年人排尿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

  • 标签: 结构改变 功能变化 下尿路症状 老化 膀胱 全球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腰骶结构的改变与慢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有一些争论且国内的研究较少,为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而研究此题目。方法以67名C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X片测量其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以及骶骨倾斜角度并与21名无腰痛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各个指标与CLBP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CLBP患者较无腰痛人群,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骶骨倾斜角度的平均值都呈减小的趋势(P<0.05);男性CLBP患者腰椎前凸角度较没有下腰痛者角度小,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腰骶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为强相关性(r=0.79),因此在CLBP的诊治和评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腰骶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 标签: 慢性下腰痛 腰骶结构 骶骨倾斜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早期胎儿超声结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接受超声检查的15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妊娠并生产的产妇15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研究组产妇接受孕早期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结果两组产妇妊娠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病例,每一项异常情况差异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胎儿超声结构筛查能够非常准确的掌握胎儿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于优生优育工作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胎儿检查 超声结构筛查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稀盐酸处理鸡蛋壳得到蛋壳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是由上下纤维薄层包裹中间纤维堆砌后层组成的三层结构。3T3成纤维细胞能在膜面增殖,生长情况良好;利用蛋壳膜修复小鼠皮肤创伤,大体观察在三周内伤口愈合,组织学分析表明伤口组织结构完整,完成了修复。研究表明蛋壳膜可作为创伤修复或护创敷料,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蛋壳膜,敷料,纤维膜,皮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睑解剖结构主要特征,同时在其指导下开展上睑下垂矫正术,对手术操作结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所在医院 2014 年 13月— 2016年 8月收治的 54例上睑下垂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折叠或缩短上睑提肌方式治疗,并且在术中精细化解剖上睑提肌肌瓣结构,结合患者视力,适当对 Whitnall 韧带进行一并处理。根据下垂程度,对肌瓣进行缩短或折叠处理,总结本组病例相关情况。结果:本组 54例患者中, 17例患者行上睑提肌折叠处理,其余 37例患者行上睑提肌缩短处理, 51例患者取得比较满意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4.44%。结论:对上睑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在其指导下开展上睑提肌肌瓣分离,能够为上睑下垂患者矫正术的正确操作提供保障,在上睑下垂矫正术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上睑解剖结构 上睑下垂 矫正术
  • 简介:摘要子宫颈为子宫的最低部位,其约占子宫总长度的三分之一,突向阴道,可分为阴道上部分及阴道部分。通过分析子宫颈的解剖学结构与功能,能够为更好的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我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优质文献,进一步分析了子宫颈解剖学结构与功能对妊娠的影响,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子宫颈 解剖学结构 功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于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选择我市农村地区126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服用过降压药,将其分为治疗组(71例)和未治疗组(55例),治疗组患者服用降压药治疗,未治疗组患者为进行相关治疗。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身高、体重;应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询问法和食物频率法,对两组患者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能量摄入平均为(8088.9±2407.9)kJ,膳食蛋白质摄入比例为(10.5±2.8)%,脂肪摄入比例为(24.6±6.3)%,而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为(64.9±7.1)%;治疗组患者较少摄入牛奶、豆制品和干果等食物,摄入比率仅为8.5%、16.9%、12.7%,而未治疗组患者摄入此类食物的比率为21.8%、34.5%、3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碳水化合物摄入比率比较高,达到(66.9±6.2)%,但是,脂肪摄入比例只有(23.1±5.6)%,蛋白质摄入比例只有(10.0±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后,其饮食行为会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导致膳食结构失调,应开展有效的营养知识普及及正确饮食习惯宣教,以帮助患者形成起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提高农村地区高雪艳防控效果。

  • 标签: 降压治疗 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膳食结构 膳食习惯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技术发展推动了真正数字化结构式报告的应用,而这一突破将引发影像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和思考。运用“结构式报告”教学新媒介,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掌握多学科;知识培养良好的阅片习惯,合理运用影像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旨在培养科学的影像思维模式和合理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胜任力。

  • 标签: 结构式报告 影像思维 临床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结构改变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作以评价。方法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老年性骨量减少的32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确诊为骨质疏松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联用CT直接扫描所获横断图与MPR图像诊断骨质疏松效果优于X线CR平片(P<0.05)。结论64层螺旋CT是诊断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结合MPR与三维重建技术在实现对早期骨质疏松及时发现的我同时,准确获悉骨骼大体结构改变情况。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老年性骨质疏松 腰椎骨质结构改变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院用血不合理的主要科室、血液制品类型及不合理原因,为有针对性地规范、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制定合理用血标准,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查阅某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所有输血病历,判断每次用血的合理情况,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合理用血比率为94.36%和94.48%)比血浆和冷沉淀(54.52%和64.66%)使用合理性好。内科红细胞使用比率(血液科95.71%,其他内科95.80%)较外科(90.38%)合理,而外科血浆(55.04%)和冷沉淀(71.53%)的使用较血液科(血浆33.33%、冷沉淀39.13%)和其他内科(血浆50.86%、冷沉淀53.66%)合理。总体上内科用血合理比率(血液科93.56%,其他内科85.42%)比外科(77.24%)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或指征过宽,血浆和冷沉淀则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搭配血或剂量不足。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合理使用相对较好;血浆和冷沉淀的合理使用情况普遍不佳,亟需改善;总体而言,内科合理用血情况比外科好。

  • 标签: 武汉地区 合理用血 血液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患有终末期肾病患者当中,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左卡尼汀治疗对于其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本组与改良组,基本组患者在透析的同时仅接受常规治疗,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在透析同时接受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心功能指标。 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基本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且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当中,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与结构等,该药物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终末期肾病 心脏 功能 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纳入研究的182例患者中,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154例,比较各组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计算其百分比;比较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总微觉醒次数的差别;对各组AHI与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各0SAHS组觉醒时间、S1、S2期睡眠、总微觉醒次数均高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0SAHS组S3+S4期睡眠均低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组的AHI与S3+S4期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具有正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其严重程度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8例,并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并联合频谱多普勒及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详细评估其左心室及左心房的结构及功能;同时记录所有受试者相关的临床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E/E'值、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容积指数均明显增加,左心室及左心房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低,所有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可引起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 2400例中晚孕期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对疑似胎儿结构异常的孕妇在二维基础上联合四维彩超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2400例孕妇共分娩胎儿 2425例,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 70例,二维 +四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 82例,经上级医院会诊及临床证实共有胎儿结构异常 84例,说明二维 +四维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更高(达到 97.62%),单纯二维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 83.33%, P< 0.05。结论 采取二维超声 +四维彩超检查方法对胎儿结构异常、特别是体表部位结构异常进行动态观察,利于将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提高,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胎儿结构异常 四维彩超 二维超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