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区表皮囊肿的手术效果及脑功能保护。方法采用枕下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再辅助神经内镜切除残余肿瘤,配合软镜观察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等结构,清除脑室内凝血块及漂浮物。结果4例肿瘤成功全切,被肿瘤侵蚀或包绕的血管、神经及脑干等结构保护良好;1例因肿瘤包膜与大脑内静脉粘连,残余部分电灼后未全切。术中出血量180~400ml,平均316ml;手术时间138~330min,平均253.6min。术后无菌性脑膜炎1例(复发性胆脂瘤),抗生素及腰穿置管后治愈;1例术后2周发生迟发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症状改善;术后无迟发性脑出血。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月,无复发肿瘤。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区胆脂瘤切除术,可以多角度环视病变,指导肿瘤切除。

  • 标签: 胆脂瘤 松果体区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浸润膨胀海绵对小儿腺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行腺摘除的患儿60例,年龄4-9岁,ASAI级,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用右美托咪啶浸润插入患儿鼻腔的膨胀海绵,滴人右美托眯啶O.5μg/kg,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浸润膨胀海绵。观察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苏醒期躁动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啶浸润插入患儿鼻腔的膨胀海绵可以有效减少小儿腺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膨胀海绵 小儿全麻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动脉粥硬化是诸如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疾病等重要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是当前社会心血管疾病发病及致死的罪魁祸首之一。该病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如损伤应答学说、炎症学说、脂质浸润学说、单克隆学说、受体缺失学说、同型半胱氨酸学说、精氨酸学说及剪切应力学说等。

  • 标签:
  • 简介: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多种肿瘤基因密切相关。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ankyrinrepeats,Gankyr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癌基因,目前研究表明它在肝细胞癌及很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近年研究表明Gankyrin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对Gankyrin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中是否表达尚未见报道。本文就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情况作做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锚蛋白类 综述 锚蛋白重复序列
  • 简介:背景: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出现了负平衡状态,这被认为是老年人肌肉丢失和肌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证实,抗阻训练和蛋白质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现象,并提高老年人肌肉质量,改善其肌肉功能。目的:综述老年人抗阻训练、蛋白质补充以及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和抑制肌肉丢失的可行办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和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与肌肉蛋白质代谢、蛋白补充及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蛋白质代谢;肌细胞;肌肉丢失;抗阻训练;蛋白补充”和“muslcecell,resistancetraining,Sarcopenia,proteinmotablism”。结果与结论:在检索到的81篇文献中排除2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59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综述。结果表明,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状态是导致老年肌肉丢失的直接原因。抗阻训练和给予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补充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水平,并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但老年人肌肉蛋白合成代谢对抗阻训练和蛋白补充的反应能力远低于年轻人。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肌肉丢失 抗阻训练 肌纤维类型 肌肉蛋白代谢
  • 简介:牵牛花,因其花儿开放似喇叭。所以别名叫喇叭花。又因其花儿朝开午谢,只在早上短暂的盛开,又被人们称其为朝颜,意为可以和早上朝霞的颜色相比美。一位花圃的老园丁曾经告诉过我:“秋赏菊,冬赏梅,春赏樱花,夏赏牵牛。”可见,在夏天那众多的花儿中,牵牛花也算是榜上有名的花主了。提起牵牛花,小时候就读过那来自于伏牛山下小村庄里一对善良的孪生姐姝和那只大金牛的故事。也听过孙敬修老爷爷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山眼里的那只银喇叭变成了一朵喇叭花,为了纪念姐妹二人。后人便称牵牛花为喇叭花的动人情节。

  • 标签: 个人 人生态度 人生哲学 人生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泌尿微量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病史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比较随糖尿病病史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泌尿微量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呈升高时可提示存在早期的肾功能损伤情况,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 标签: 泌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临床上罕见疾病颅骨上皮血管内皮瘤,探讨该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两例颅骨上皮血管内皮瘤患者,报告分析患者发病以来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两例患者均为男性,一例48岁,发病部位位于头颅左侧颞顶部,一例65岁,病变部位位于头顶部。结果两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其中,48岁患者行手术扩大切除病灶,术后化疗20次。65岁患者行颅骨多发性病变切除术。两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成功切除病灶,48岁患者术后20个月出现肺部转移。65岁患者无瘤生存1年3个月。结论颅骨上皮血管内皮瘤临床上极为少见,需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必须行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方式治疗,术后残留肿瘤可辅助放疗、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颅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诊断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中医学蛋白尿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以脾肾虚弱为主,邪实以风邪、水湿、湿热、瘀血为主。主要治疗方法有补脾益肾法、祛风胜湿法、清利湿热法、疏滞气机法和活血化瘀法,各种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轻重和证情,灵活运用。

  • 标签: 中医,蛋白尿,治疗
  • 简介:本研究探讨整合素蛋白连接激酶(ILK)和蛋白激酶B(PKB/Akt)在不同类型和疾病阶段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研究ILK/Akt通路在AL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类型初治、复发及完全缓解A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KmRNA和Akt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ILK和Akt在初治AL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初治纽与复发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和Akt的表达在AL中呈正相关性。结论:ILK和Akt在AL中异常高表达,而IL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L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AL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整合素蛋白连接激酶 蛋白激酶B
  • 简介:摘要动脉粥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生活起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动脉粥硬化疾病的发生、预防及治疗。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手术治疗 健康
  • 简介:蛋白质过敏原诱发的食物过敏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摄入特定食物和免疫治疗。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蛋白质过敏原的结构和含量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预防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防止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发生和达到预想的脱敏治疗效果。

  • 标签: 蛋白质 食物过敏 免疫治疗 蛋白质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否能够延缓动脉粥硬化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之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有骨质疏松或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血脂增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他汀类治疗,治疗组给予他汀类加阿伦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甘油三酯、ALP、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斑块情况,血压控制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控制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血钙、甘油三酯、AL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比对照组有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骨质疏松或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血脂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在降血脂的基础上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延缓动脉粥硬化的进展。

  • 标签: 骨质疏松 阿伦磷酸钠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
  • 简介:水通道蛋白是一组对水有高选择性的跨膜转运蛋白,广泛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在水的分泌吸收、细胞内外水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9(AQP9)是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1998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水通道蛋白亚型,现就AQP9的基本特点,在消化道的分布、表达,

  • 标签: 水通道蛋白9 消化道 消化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后邻近椎骨折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20例患者的356节椎,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情况等对PVP术后邻近椎骨折的影响。结果:356节椎中共有39节(10.9%)发生邻近椎骨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椎数量、骨折部位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与邻近椎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VP术后邻近椎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椎数量,胸腰段骨折是PVP治疗OVCF后邻近椎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适应证,评价单侧入路经皮椎成形在Kummell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56例Kummell病患者,其中男17例,女39例,平均62.8岁。术前CT测量“真空”改变的体积、位置;椎椎弓根轴线与椎弓根骨性穿刺点与椎“真空”改变处连线的夹角,确定穿刺方向。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应用X线片评价骨水泥以及骨折椎情况。结果:随访15—37个月,平均25.4个月,骨水泥位置良好,病变椎无再骨折,骨水泥与椎界面无透亮区。VAS评分术前7.6±0.8、术后3d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2±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经皮椎成形技术治疗Kummell病快速、安全、可靠。确定责任椎以利于适应证的选择,准确的影像学测量有利于穿刺的准确性。

  • 标签: Kummell病 椎体成形术 CT 骨水泥
  • 简介:同时或者在6个月内发生的2种或2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发病率较低。201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食管基底细胞鳞癌同时合并胃腺癌患者。该例患者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胃镜检查示食管、贲门至胃底多发包块,CT检查示食管中段隆起性包块,食管贲门至胃底管壁增厚,增强扫描见病灶轻度强化。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基底细胞鳞癌,贲门中分化腺癌。食管基底细胞鳞癌光镜下见粉刺坏死和红染的基底膜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细胞角蛋白5/6、P63阳性,细胞角蛋白弱阳性,突触素、嗜铬颗粒素A和CD117均为阴性。随访4个月,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和多发肝转移,于2012年5月死于肝转移。食管基底细胞鳞癌合并胃腺癌的多原发癌临床上较为罕见,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可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但预后较差。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多原发肿瘤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Toll受体(TLR)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胰腺中的表达,探讨TLR在AP炎症启动、AP由水肿向坏死转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黏膜损伤革兰阴性细菌的入侵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ANP组、TLR4抗体处理组。检测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TLRs的分布表达规律;血清及腹水胰淀粉酶;胰腺组织干湿比称重;胰腺坏死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结果与ANP组相比,TLR4抗体处理组胰腺组织坏死区域显著增多,炎性程度显著加重;血清淀粉酶、TNF-a、IL-1β、IL-6测得值在正常对照组与AEP组间、AEP组与ANP组间、ANP组与TLR4抗体处理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组织TLR蛋白信号表达,正常对照组与AEP组间、AEP组与ANP组间、ANP组与TLR4抗体处理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LR在正常大鼠胰腺及血管等均有表达,AP时表达上调,TLR作为天然免疫受体在AP早期炎症启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TLR参与了内毒素信号传递,TLR4在ANP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阻断内毒互信号通路有可能能改善ANP的预后。

  • 标签: 大鼠 急性胰腺炎 病因学 TOLL样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检测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FT3、FT4、TSH)及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FT3、FT4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TSH则出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血清β2-m、FT3、FT4、TSH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T3、FT4、TSH水平以及疗效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可成为甲亢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beta 2-微球蛋白 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