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小板注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血小板注的70例住院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其血小板注的疗效和实施的护理方法。结果: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CCI值>4.5表示注有效。结论:血小板注无效和血小板抗体有关系,提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选取合适的血小板注能够提升血小板注的效果。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血栓弹力图用于指导大量输血患者血浆注的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需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 120例分为对照(常规凝血检查)和观察组(血栓弹力图),对比分析患者 24h内注的血小板、血浆以及冷沉淀量和预后情况。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大量输血 血浆输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 新生儿注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 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 NICU 收治的 15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 n=75 例)和试验组( n=75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 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相关 指标 。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预防性注血小板中血栓弹力图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院内,40例血液肿瘤患者,2019年2月-2021年10月,以患者是否出血为分组,出血组患者共17例,未出血组患者23例,对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出血组患者PLT、MA低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K值、R值以及α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MA值与PTL存在强相关性(P<0.05);K值、R值与PTL则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预防性注血小板中,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具价值明显,其所具参数MA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肿瘤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腹水浓缩回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靶控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 88例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者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对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麻醉清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呼吸恢复的平均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呼吸恢复的平均时间与舒芬太尼组对比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P< 0.05;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靶控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瑞芬太尼的恢复时间较快,因而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注血小板中,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抽选对象,院内血液病患者80例,2019年3月-2021年10月,均接受固相凝集法,随机数字法分组下,对照组40例患者均注同型血小板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根据血小板抗体筛查进行注治疗,探讨阳性率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注效果。结果:80例血液病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15例,占比18.75%(15/80),输血次数增加则阳性率增加(P<0.05);研究组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注次数增加;同时患者接受抗体筛查,并对阳性结果患者采取交叉配型注治疗,可在加强对患者血小板抗体现状进行了解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注增强。

  • 标签: 血液病 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抗体筛查 血小板交叉配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注麻醉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术后苏醒时间及镇静评分影响。方法: 研究患者来源为我院接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 80 例 , 在随机分组方式下,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静脉注 , 观察组患者采用 靶控注麻醉。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苏醒时间用时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镇静评分也较高。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注麻醉可以加速老年患者的苏醒时间,同时提高术中的镇静评分,切实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麻醉 老年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苏醒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环节当中,开展愉快因子回式护理办法,对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日常生活能力以及BPRS评分指标的影响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式,探讨护理手段实际应用效果,面对本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研究样本采纳时间范畴设置在2020.05-2022.04研究时间段内,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愉快因子回式护理。统计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2)日常生活能力;(3)BPRS评分指标。结果:(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开展护理计划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存在明显优化意义,(P

  • 标签: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