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产后乳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产后乳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主要将中医对产后乳的认识、乳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的催乳方法、中药治疗产后乳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临床治疗产后乳症状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腹泻治疗的患儿作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及补锌组(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手段,补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予以补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补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中补锌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先天性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75例先天性牙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使用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 93.3%,并且治疗之后的语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要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先天性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方法,能够对其口腔功能进行改善,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先天性缺牙 口腔修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 :目的 评价 硒排铅粉对铅中毒小鼠的排铅功效。方法 选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葡萄糖酸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74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为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为葡萄糖酸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呕吐缓解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等指标均短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81.08%(30/37),差异较大(X2=5.045,P<0.05)。结论 为小儿腹泻患者采用葡萄糖酸治疗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腹泻病 呕吐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4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先天性牙患者 31例,给予患者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满意率、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3.55%( 29/31),治疗满意率为 96.77%( 30/31),治疗后,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为( 22.21±4.97) d,语言功能恢复时间为( 17.03±4.48) d。结论:对先天性牙患者行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美观满意度,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治疗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牙病患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74名先天性牙病患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月2月~2020年6月,按照其进院序号分为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37名病患分为一组。X组进院序号为奇数,对其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Y组病患进院序号为偶数,对其使用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将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X组恢复效果良好病患占比为97.30%,高于Y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畸方法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铜、钙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 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 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对于诱发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纠正;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患儿中瘦小,发育迟缓,体质差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 P > 0.05 ),但经过治疗后该组患儿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 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血清、钙水平存在着异常,对其测量,这对评估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诊治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该补充剂和钙剂,不需要补充铜制剂。

  • 标签: 营养不良儿童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108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止泻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止泻时间( 4.5±0.6, 1.0±0.2)明显短于对照组( 7.0±1.5, 4.0±0.5),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8.15%( 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04%( 47/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同时给予口服制剂,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止泻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例,探究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儿科病区收治的全部急性腹泻患者中选择11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110例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脱水及常规止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止泻、补液治疗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下,规定时间内急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平均住院周期及实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7.5±2.1天,对照组为10.3±2.6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酪酸梭菌 葡萄糖酸锌 小儿急性腹泻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例,探究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儿科病区收治的全部急性腹泻患者中选择11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110例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脱水及常规止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止泻、补液治疗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下,规定时间内急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平均住院周期及实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7.5±2.1天,对照组为10.3±2.6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酪酸梭菌 葡萄糖酸锌 小儿急性腹泻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的 84例小儿腹泻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便秘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者应用药物口服及思密达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 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糖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秋季腹泻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两组患儿都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肠道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葡萄糖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快速改善,具有较高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小儿秋季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