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肝穿刺组织活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频率,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肝穿刺活检术后病例,对术后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频率1次/30min*4次,1次/60min*4次,可实际反映患者肝穿刺术后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肝脏穿刺术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有助于医护人员早发现问题,减少护理的工作量,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穿刺 生命体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素养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品质,将其融入到口腔科学教学之中,更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医学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相关的口腔科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到口腔科学教学中,创新有效的口腔科学教学方式,进行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口腔科学能力的双重培养,为学生的医学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教学保障。

  • 标签: 思政元素 口腔医学 课程教学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8年10月开始实施科学化管理,对实施科学化管理的西药房管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比科学化管理实施前后医院下药房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科学化管理之后,医院西药房单方调剂时间以及侯药时间均更短(P<0.05); 且西药房日调剂量更高(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实施科学化管理,能够有效缩短医院西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患者侯药时间,且有效提升药房日调剂量,西药房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科学化管理 医院西药房管理 单方调剂时间 侯药时间 日调剂量
  • 简介:【摘要】医学教育中,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医学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过往单一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背景下,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自内科学教学要求角度入手,分析现阶段的西医内科学教学现状,自线上及线下两个方面完成任务驱动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内科学 教学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摄入极少,因此营养不良性的疾病多见,如贫血、水肿、肝炎、结核病。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以高糖、高脂肪、高蛋白为主,出现了人们所说的富贵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这些疾病同样也在威胁着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人群中这些疾病的发生正呈逐步年轻化,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事件的“无声杀手”。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保证飞行员的健康体魄,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营养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必要的。

  • 标签: 营养饮食 空勤人员 科学 心血管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给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在我院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患者 66例,根据接受治疗前后分为康复组 33例和对照组 33例,康复组研究对象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比康复组和对照组生命质量和肢体功能。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上肢功能评分和下肢功能评分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P> 0.05。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经济能力等生命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 P< 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给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连续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肺康复护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同时开展早期肺康复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生命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康复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助于促进血气指标、生命质量的改善。

  • 标签: 早期肺康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情绪状态、生命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录的7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措施分析,实验组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情绪状态指标汇总。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在护理实施前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估指标上对比无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在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人数、SAS、SDS指标上对比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有效改善临床手术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手术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舒适护理 心理状态 生命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基层部队训练伤的科学防治办法。 方法 :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7 年 6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6 月,需要选取 400 例出现基层部队训练伤的官兵,均自愿参与研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需要研究人员对官兵出现训练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办法。 结果: 400 例 基层部队官兵训练伤类型主要包括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撕裂伤、急性踝关节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压缩性骨折,发生例数分别为 78 例、 64 例、 42 例、 122 例、 94 例,占比为 19.5% 、 16.0% 、 10.5% 、 27.1% 、 23.5% 。 结论 : 为了降低基层部队训练伤发生率,本次研究对训练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防治办法,以保证训练科学性,消除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基层部队 训练伤 科学防治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调脏理气”推拿护理技术对改善慢阻肺稳定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中30例划分入对照组,另30例划分入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或吸入化痰止咳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调脏理气”推拿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值包括社会、生理、心理、情感各维度较对照组均处于更高水平,经t值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阻肺疾病 稳定期 推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脏理气”推拿法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4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联合“调脏理气”推拿法,分析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较高(P<0.05)。结论“调脏理气”推拿法对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调脏理气”推拿法 慢阻肺 稳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脏理气”推拿法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4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联合“调脏理气”推拿法,分析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较高(P<0.05)。结论“调脏理气”推拿法对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调脏理气”推拿法 慢阻肺 稳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