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因素及处理方式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搜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 51 例,对照组给与精神科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对照组为 72.55% ,研究组为 96.08% ,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5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见对照组为 17.65% ,研究组为 9.80% ,两组患者的差异同样有统计意义, P < 0.05 ;比较护理有效率可见对照组为 76.47% ,研究组为 98.04% ,两组患者的差异仍然有统计意义, P < 0.05 。结论 精神科在护理工作中存在众多的不安因素,只有详细的分析各种不安因素并积极的给与相对的护理干预才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干预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当中风险指数非常高的科室之一,因为心血管系统病症类型十分繁杂,病因特别多,来势尤为凶猛,有的时候在病情已经得到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还会突然出现恶化,所以这就让护理风险时刻伴随着医院治疗活动的整个环节。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经验,就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因素分析以及安全护理管理执行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精神病患者若干,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化护理)和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不良行为发生:实验组不良行为发生4例(4.12%),对照组不良行为发生12例(12.37%),(p<0.05)。结论:安全管理措施可提升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安全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各28例:一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一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总结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因素与预防对策。结果: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0%(7/28),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因素,提出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介入导管室治疗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以及意外事件、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介入导管室 护理服务质量 意外事件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180例,发生时间在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7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44.44%(80/1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5.56%(100/1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且,儿科患者自我控制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往往不能自愿接受治疗,因此,相对于其他科室,儿科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科工作的正常开展,给医患、护患双方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儿科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成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急需完成的任务。

  • 标签: 儿童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五官科护理质量 , 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方法 :分析五官科病房患者特点和护理人员素质 , 包括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法律意识等不安因素 , 针对性提出加强业务学习、道德教育、法制观念及病房规范管理等防范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 , 患者满意率增加 , 达到医、护、患者、领导四满意。结论 :分析护理不安因素 , 针对性防范干预是提高五官科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护理工作 /组织和管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外科护理中不安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从我院骨外科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随机把这些患者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根据不安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平均分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优,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概率较低(P<0.05)。结论 骨外科护理中不安因素较多,在日常护理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培养护理人员较强的风险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骨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分析其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由我院医务人员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1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患者组名记录为实验组,同时记录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中妇产科收入的17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记录组间差异。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方案 不安全因素 对策分析 护理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存在的潜在不安因素,总结这些不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防范。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在新生儿监护室的新生儿患者共计 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新生儿监护室内常见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安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这 20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生儿监护室出现的不安护理事件总共有 5例,具体来说,包括 2例针刺伤、 1例院内感染、 2例蓝光烫伤,不良事件的整体发生率 2.5%。对于住院的新生儿来说,造成其出现不安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的免疫能力较差,自我防范意识还不成熟,因此出现不安事件后无法及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在对新生患儿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提起精神,十分耐心、细致的对患儿进行护理,注重医护之间的配合,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大程度的避免新生儿护理不安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军人自杀问题已引发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严重威胁官兵生命安全和部队稳定,但又很难准确预测和预防。本文通过对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测量评估和预防策略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我军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军人自杀行为 预防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妇女妊娠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 370名孕妇进行调查 , SPSS 22.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孕妇在 K、 A、 P及 KAP得分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妊娠各期的孕妇营养知识、 饮食行为及态度总体状况良好,且学历越高,并且医务人员及干部群体中,得分普遍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同时, 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态度 , 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3~36月龄婴幼儿 4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及喂养人喂养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 4000例婴幼儿中 26.80%存在喂养困难;婴幼儿性别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婴幼儿月龄、喂养人角色、喂养人学历、食物制作、喂养态度、是否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是否固定、喂养时是否存在干预因素、餐前是否与婴幼儿情感交流是影响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干预对HLAP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情况,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对自我护理能力低下者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 77例( 77.0 %)患者无法开展自我护理,仅有 33例( 33.0 %)患者能够开展自我护理管理,统计有差异( P< 0.05)。年龄超过 65岁、合并 2种以上基础疾病、心功能等级超过Ⅲ级、文化程度低均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统计有差异(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普遍较差,多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临床中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将不同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患者,选取人数为20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门诊随访和微信随访方式,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7.00%和80.00%,实验组的依从性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随访工作,将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其临床干预效果的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依从性,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信随访方式 脑卒中康复患者 遵医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腱鞘囊肿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比2组患者复发率及对该病相关知识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7.2%(10/58)(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腱鞘囊肿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探究其管理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我院传染科发生的 50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50例中,有 21例为交叉感染患者、占 42%,11例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 22%;10例为针刺伤、占 20%;8例为肺部感染、占 16%,在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其危险事件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面对危险感染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危险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效果均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护理科应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起到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

  • 标签: 传染科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