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智能血糖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血糖监测模式,实验组给予血糖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智能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治疗2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转抄误差率、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数值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智能血糖仪进行血糖信息化管理的误差小,血糖控制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智能型血糖仪 糖尿病 信息化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寻常痤疮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415例痤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总有效率98.6%,满意度99.7%。结论通过对415例痤疮病人恰当的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痤疮的治疗效果,而且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护士价值也得以体现。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必修的专业课,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与工业化生产和医疗用药密切相关,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随着中药学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学生就业范围越来越广,现在中药药剂学课程设计已不能满足培养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多层次、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本论文进行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 标签: 中药药剂学 综合型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130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2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神经科疾病中相对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四肢无力,病情进展迅速,严重的病例可导致死亡。吉兰—巴雷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特殊也见增多。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等发表了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对各种GBS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

  • 标签: 巴雷综合征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糖尿病患者的综合评估以及管理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2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综合评估以及管理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综合评估以及管理研究方法。结果在对老年2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评估过程中,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这一方法可更加完善的对老年2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论对老年2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评估能够取得更好的评价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患者 综合评估 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其临床疗效、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8.7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4.58%。结论应用西医治疗湿热瘀结盆腔炎性疾病的基础上,若加用中药内服、灌肠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湿热瘀结型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肝火上扰耳鸣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耳鼻喉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98例肝火上扰耳鸣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98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对照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选用中医方法治疗,即选用龙胆泻肝汤及逍遥散治疗;实验组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力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听力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后听力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肝火上扰耳鸣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可显著降低耳鸣患者听力值并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进而促进耳鸣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肝火上扰型耳鸣 中西医结合 综合治疗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2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bA1c、餐后2h血糖、FPG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在2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2型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健脾升清汤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治疗组口服健脾升清汤(升麻12g,熟附子12g,补骨脂15g,黄芪9g,白术12g,茯苓12g,佛手9g等)。每一付从治疗开始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次,3次/日,于餐前整片吞服,服用双歧三联活菌片2.0g,每日3次;口服得舒特50mg,每日3次,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214分,平均为6.48±1.64(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82分,平均为2.41±1.38(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98分,平均为6.36±1.71(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139分,平均为4.32±1.54(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取得临床显效率为67.95%,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后,取得临床显效率为37.18%,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健脾升清汤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健脾升清汤,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免疫学改变与中医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59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RF、ANA及抗SSA、抗SSB抗体进行测定。结果阴虚内热患者与气滞血瘀患者的抗SS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证间RF、ANA、抗SSA抗体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与血抗SSB抗体间存在一定关系,与RF、ANA、抗SSA抗体间无相关性。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比较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腹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成效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前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68例腹过敏性紫癜患者,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成效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85.29%)高于对照组(73.53%);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2.35%)同样高于对照组(61.76%);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综合护理的干预加快了患者的疾病的恢复速度,对于护理成效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正性积极意义;值得在大范围内广泛推行。

  • 标签: 综合护理 传统护理 腹型过敏性紫癜 临床应用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痛风中医证客观化指标及综合干预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临床就诊的294例痛风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同期选择10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痛风患者客观化指标差异,并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不同中医证痛风患者治疗前后客观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中医证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且不同中医证痛风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痛风患者客观指标与其中医证具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综合干预治疗而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客观指标可临床作用判别中医证及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痛风 中医证型 客观指标 综合干预模式 相关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肝脾不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同期的另外6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各项症状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加用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四磨汤 肝脾不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及术后3d、出院时检测患者眼压。术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出院时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问题普遍存在,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心理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采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家庭综合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 标签: 心理行为问题 农村 留守儿童 系统家庭 综合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对现代心理学而言,分析脑电图(EEG)信号是判定大脑认知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能反映大脑活动的EEG信号会受到噪声影响,为了应对此问题,可对小波变换进行调整,选择自动滤波器,利用其具备的优越滤波功能,结合小波变化的优点,实现噪声的清除。对脑电图信号的辨别而言,这种调整可以判定更多波形的特点,可见此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以往的辨别方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脑电图信号 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均为两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予以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比对后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患者予以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综合中医护理干预 西医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系统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9例;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施以系统综合护理,较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度、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都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综合护理,对减轻痛感、预防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系统综合护理 四肢骨折 并发症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