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蓝光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对908例胆红素患儿进行光疗全面护理。结果本组90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蓝光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胆红素患儿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7年收治的250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50例患儿中除20例因家属要求签字出院外,其余230例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无1例并发胆红素脑病;无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新生儿胆红素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医护积极协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治愈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新生儿胆红素的相关概念,国内外诊治指南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及预防,依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产科护理在新生儿胆红素中的作用提出展望。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妇幼保健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120例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本研究通过统计新生儿胆红素患儿的病因发现,主要的病因包括几大类,分别为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其他因素等。其中溶血因素包括ABO溶血、Rh溶血、G-6-PD缺陷等,以ABO溶血最为常见,Rh溶血和G-6-PD缺陷发生率较低;感染因素包括败血、肺炎、尿路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先天性梅毒等,其中以败血、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因素包括出血性疾病、红细胞增多、母乳喂养因素、早产,其中以早产最为常见。(2)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112例,好转8例,目前均已出院。结论明确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有助于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因此临床上应注重加强对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筛查。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预后 新生儿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双歧治疗早期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金双歧配加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肝酶诱导剂鲁米那加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7%)明显高于对照组(53.7%),有显著差异。结论金双歧治疗早期新生儿胆红素优于肝酶诱导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 金双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红素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对于红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中的320例胆红素新生儿进行研究,其中160例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视作观察组,另外160例新生儿未接受任何治疗,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红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臀发生率为15%,高于对照组2.5%(χ2=15.6556,P<0.05);观察组红臀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00%、37.50%、12.50%,对照组为75.00%、25.00%、0.00%(t=0.8615、0.2333、0.5600,P=0.3533、0.6291、0.4543)。结论胆红素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会增加红臀发生率,临床必须注重做好相应干预,最大程度控制红臀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 治疗 红臀
  •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外周静脉输血,肱动脉或桡动脉抽血在生命体征监护下进行同步换血。结果20例新生儿换血病例中,换血量为100~150ml/kg,换血后总胆红素下降率达58.7%,换血后血红蛋白、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结论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对于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方便有效且又安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双管 同步 换血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胆红素的临床情况。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患儿的性别对比,入院出院的H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次对比、喂养方式对比以及入院出院的TSB浓度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黄疸的平均时间为28.3h,患儿伴有贫血的几率为12.5%。平均光疗时间为79.1h,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的比例为7.8%。2例(3.1%)患儿再次入院。1例(1.6%)患儿因并发胆红素脑病死亡。结论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可能同时伴有贫血以及胆红素,诊断时应选用抗体释放实验进行及时确诊,病症维持时间较长且有可能复发,因此应进行出院后随访。

  • 标签: ABO血型系统 高胆红素血症 足月新生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NBNA)及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的比值(B/A)在胆红素早期干预中的意义,得出结论①NBNA评分可应用早期诊断胆所致的脑损伤。②B/A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当B/A比值>(6.32±1.4)×10-3即应给予适当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 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中、重度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常规照射,治疗组在常规蓝光照射同时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ml/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每日一次,共3-5次,两组均未停母乳,光照期间均注意保护眼睛、会阴等部位,同时补充水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42例(70%),显效17例,有效1例;对照组60例,治愈26例(43.3%),显效32例,有效2例;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新生儿胆红素

  •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菲康佐治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口服,通过比较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剩分别为100%、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疗效好,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培菲康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新生儿胆红素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红素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胆红素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可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胆红素水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疗效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胆红素患儿100例,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光疗+清蛋白+茵栀黄颗粒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结果通过不同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对照组有效率78%;治疗组有效率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疗+清蛋白+茵栀黄颗粒+金双歧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疗效好,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清蛋白 金双歧 茵栀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胆红素与多因素影响进行相关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116例重症监护室胆红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听力高危因素进行分组,包括单纯胆红素组、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合并肺炎组、合并窒息组、合并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与此同时,选取了150新生儿为正常组,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结果胆红素患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低于正常组,且在合并多因素上则会进一步降低通过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患儿的听力损失风险较多,且随着高危因素的增加而概率上升。因此,需要针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复查随访调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高胆红素血症 高危因素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88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和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各14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9.86%(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胆红素值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茵栀黄口服液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胆红素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病毒性肝炎胆红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与研究组(42例,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内毒素(ET)、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胆红素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TBiL水平、减少血浆内毒素产生,提升临床效果。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为研究组,选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观察两组患者脂蛋白(a)与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要高于健康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研究组要低于健康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脂蛋白(a)与胆红素联合检验,能够提高检验诊断准确度,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给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新生儿胆红素黄疸)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例黄疸新生儿予以外周动脉同步换血(英文简称PAET)治疗,重点强化术前以及术中和相应术后实际护理。结果对1例黄疸病症新生儿予以全面术前以及术中和术后良好护理,患儿换血治疗顺利,胆红素11.3mg/dl已恢复正常。结论对存在黄疸病症患儿予以PAET治疗时实施全面有效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成功。

  • 标签: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同时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为依据将观察组分为不同积分组,并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内不同积分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尿酸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验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及意义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6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素、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载脂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等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为冠心病患者开展这些方面的指标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血脂水平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