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臀部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臀部肌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熏蒸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采用的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臀部肌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中药熏蒸 腰臀部肌筋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在腕部伤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在本卫生院中医堂诊治的腕部伤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症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能显著减轻腕部伤肿、痛、麻木等症状,改善腕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综合疗法 腕部筋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点相结合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以找到一种简单的治疗肩周炎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点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作为一个观察周期。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总的治疗率为100%而对照组为75%,结论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点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要明显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值得同行借鉴。

  • 标签: 针灸 运动疗法 点筋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壮续骨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2例则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壮续骨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一般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训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壮续骨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疗效显著提升,对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壮筋续骨汤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壮续骨汤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先后顺序将72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壮续骨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骨密度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壮续骨汤进行熏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手术疗效。

  • 标签: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壮筋续骨汤 胫腓骨干骨折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刀松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ODI指数评定的影响作探讨。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针刺,观察组用针刀松法;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ODI指数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指数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接受针刀松法治疗的效果更佳,对其ODI指数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针刀松筋法 OD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对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伸汤熏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P<0.05)。结论伸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伸筋汤熏洗 膝关节运动康复器 股骨髁部骨折 术后膝关节僵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