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能够适用于不同体位的病人,不需要人为固定药物杯。方法长期卧床昏迷的患者需要稀释痰液,帮助祛痰,经常采用雾化吸入器经呼吸道给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能适用于不同体位的病人增大了药物的雾化,结果能使氧气连接管的强度更高,氧气连接管与杯底之间密封效果更好,增大了药物的雾化量,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防渗漏 雾化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近年来本院儿科门诊的护理风险因素,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管理经验,提出儿科护理风险规避的方法措施,并设观察组;未设回访登记的为对照组。结果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儿科护理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严格查对制度、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法全面提高本院儿科的护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结论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应该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相关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输液渗漏 回访
  • 简介:摘要CT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目前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中。CT增强扫描就是在血管内注入对比剂而进行的扫描技术,主要是经静脉快速注入含碘造影剂,使血中含碘量维持一定水平,增强器官和病灶的影像效果;可以发现平扫未发现的病灶,主要用于鉴别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明确纵膈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帮助鉴别良、恶性病变等;增加病灶的信息量,以便于对病灶定性分析甚至明确诊断。造影剂属于药物的一种,主要用于介入放射学操作中,用来显示血管、体腔的内部结构或状态。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含碘制剂较为多用。造影剂渗漏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降低了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及效果。为此本研究中分析了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并探讨了预防和护理方法,旨在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降低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CT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渗漏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液体渗漏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做了原因分析,以及针对其原因可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液体渗漏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输液流程安排、静脉输液技术的满意度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渗漏性损伤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比较常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血液病 静脉渗漏性损伤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患儿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输液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该研究样本选择我院接收的126例静脉输液患儿,以2015年8月—2016年6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常规护理的63例患儿为对照组,而予以预见性护理的63例患儿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输液渗漏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对,实验组患儿输液渗漏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存在P<0.05的差异,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患儿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具有满意的护理效果,可对输液渗漏进行有效预防,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输液渗漏 预见性护理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CT增强扫描时静脉高压注入造影剂出现渗漏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近期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后,一组给予预防性干预(研究组,30例),一组给予常规检查前指导(常规组,30例),在对比两组造影剂渗漏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总结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方法。结果研究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是3.3%,与常规组的20.0%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于需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需提前进行预防性处理,严格注意高压造影剂注射的操作,以对造影剂渗漏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静脉高压注射 造影剂渗漏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32例引流管留置渗漏液患者,分为A组、B组,各16例。A组和B组分别采用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每日平均换药费用、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换药费用,以及造口袋更换间隔的时间。

  • 标签: 改良两件式 尿路造口袋 引流管渗漏液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