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解除尿潴留及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局部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发生,常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根据本科住院患者统计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给患者留置尿管51例次,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超过4年(入院前已留置)。规范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从而提高护士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我国老年人口存在总数多、增长速度快、空巢家庭比例增高、老年患病率高、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等特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逐渐出现了医养结合模式,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优化医养结合方式。从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可以发现我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护理康复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现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介于此,本文在分析医养结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工作内容,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的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医养结合型 长期护理 养老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葛根芩连汤的长期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水煎煮法制备葛根芩连汤;通过大鼠给药后及恢复期的日常观察、血液学指标测定,对葛根芩连汤的长期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葛根芩连汤各给药组和恢复组大鼠长期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按临床用量的5倍、15倍、25倍用药时,长期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长期毒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照护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及相关部门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且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就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护理体会进行探析。

  • 标签: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一年内收治的117例心率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长期(两年)服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短期(四周)服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三年后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水平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长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治疗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到减少导管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3例该类患者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感染的原因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23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的有2例,发生出口感染的有6例,没有隧道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精心的护理措施等可以令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置管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5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当患者症状好转之后即停止使用药物,而在实验组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甲巯咪唑,在对患者治疗一年半到两年之后,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68%,在治疗一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实验组中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以及甲亢复发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甲亢患者长期服用甲巯咪唑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甲亢复发率低,且能够有效控制好甲状腺肿大或眼球突出等不良症状,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巯咪唑 长期治疗 甲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透析血流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提高患者对自我的护理能力,增加患者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分析探讨对其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长期维持血液透的患者中,选取4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其中,给予对照区患者常规性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和对照组评分相比,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上都相对较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和稳定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长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寿命持续延长使得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单一的家庭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本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长期护理模式,对我国现有的非正规长期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张建立分级护理形式的长期护理保险来逐步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社会、家庭和机构共同承担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对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完善服务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及监督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事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护理 护理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饮酒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通过半年来我区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267例,从年龄分布、饮酒年限对肝损伤的程度及血小板减少程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血小板计数并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确诊血小板减少症。结论饮酒者血小板在肝中破坏和清除。饮酒者血小板减少发病为慢性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通过“升血小板胶囊”治疗有效。

  • 标签: 饮酒 血小板减少 肝损伤 &ldquo 升血小板胶囊&rdquo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8岁)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分组,分别为A组(45例,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和B组(45例,地塞米松静滴治疗),结果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45)、80.0%(36/45),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22.2%(10/45),(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哮喘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自2003-2007年间使用炎琥宁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输液浓度、速度、发生反应轻重度等原始参数,以统计处理方法探讨不良反应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与年龄,输液速度,浓度,给药途径相关,而与溶媒种类等因素无关。结论炎琥宁输液反应出药物本身可能的因素外,输液过程的某些相关参数会影响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炎琥宁 输液反应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预防性溶栓对中心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例留置有长期血透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预防性溶栓,30分钟后抽出尿激酶,每月2次,观察12个月。记录患者每次透析时血流量是否充足、导管通畅率、导管功能等内容。结果12例患者透析时血流量良好、导管通畅率为98.96%;导管功能良好为67.01%,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定期使用尿激酶预防性溶栓能维持MHD患者长期血透导管通畅,保证充足的透析血流量。

  • 标签: 预防性溶栓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长期血透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观察两组的褥疮发生率、褥疮分级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15.4%,观察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82.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ar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褥疮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预警干预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长期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终末期肾脏病在我院长期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40例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5月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领域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长期透析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 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18例精神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n=59,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n=59,采取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明显(P均<0.05),结论给予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疾病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指导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制定的营养方案,1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AC23.41±2.32cm,TSF1.69±0.21cm,RBW80.24±5.03,BMI20.51±1.96;对照组AC22.07±1.64cm,TSF1.51±o.14cm,RBW76.44±4.85,BMI18.48±1.45,实验组综合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P59.76±3.67,HB92.35±2.84,TRF1.79±0.08,AB30.59±2.13;对照组TP55.85±4.12,HB84.13±3.58,TRF1.51±0.20,AB28.06±2.69。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的营养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巩固患者体质。

  • 标签: 指导 血液透析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同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