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不同的透析液浓度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和高钙血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透析液中浓度的差异性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高组和低组,高组患者透析液浓度为1.25mmol/L,低组患者透析液浓度为1.25mmol/L。结果高组患者透析前的血清值为(2.34±0.13)mmol/L,透析后的血清值为(2.67±0.58)mmol/L,低组患者透析前的血清值为(2.36±0.07)mmol/L,透析后的血清值为(2.41±0.02)mmol/L。高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低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透析液浓度越低,则患者的血清水平以及血压水平就越高。因此,为了实现对高钙血症以及高血压的有效防范,应适当降低透析液的浓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压水平 血清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透析液在血液透析滤过中对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磷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血清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治疗后血清治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指标,A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下降,C组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指标三组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最为显著;甲状旁腺激素三组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幅度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转移性钙化及高负荷,调节血清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 标签: 钙浓度透析液 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磷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96例,在患者入院后,给与原发病的对症治疗,在进行血液透析2~3次后,急性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结果经治疗三个月后,对患者的水平进行观察,发现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有一定的提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磷水平,则有所降低,且P<0.05,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有较好缓解,P<0.05,表明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虽然无法改善患者的表现效果,但是对患者的磷和肾功能等,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化三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钙 血磷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β-内啡肽浓度水平。结果术后3d,两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升高β-内啡肽的浓度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肛周脓肿 &beta -内啡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血清中总和离子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是否有一致性。方法统计分析同一样本血清总和离子的测量结果,比对两种结果的降低或升高的趋势性。结果血清总和离子下降趋势不一致。结论离子和血清总的测定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有必要两者同时进行测定。

  • 标签: 血清总钙 离子钙 钙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浆中总与离子测定在诊断肿瘤性高钙血症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素锂抗凝血浆,主要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中的总和离子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清蛋白及pH值,计算校正总和校正离子,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指标。结果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TCa浓度、ICa及nIC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a升高阳性率高于cTCa,分别为18.18%和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中,IC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高钙血症的诊断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总钙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和末梢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我院糖尿病血糖检验总共65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静脉检验,29例患者,设对照组。另一组末梢检验,36例患者,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餐后8h血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和末梢血糖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都有可行性,但相比之下末梢检验更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糖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和末梢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与末梢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进行鉴定。方法按GA/T105-1995要求使用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和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建立乙醇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贝克曼UniCelDxC800系统的ETOH试剂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用不同方法对全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 标签: 乙醇 气相色谱法 血液乙醇含量 法医毒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和静脉检测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80例充当试验对象,根据规程对其末梢与静脉进行采集和检验,通过对比两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几项指标验证样本的重复性与不同时点的检测情况。结果①研究显示,静脉2次检验结果的重复性较接近,而末梢2次检验差异性较大,重复性较静脉略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0h比较,末梢1h时的WBC、RBC等数值明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未见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集静脉行血常规检验,相比末梢检测更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传代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进行培养,所选的成骨细胞为第三代至第六代,将其置于96孔板中接种,平均分为四组,其中三组分别予以低浓度、中浓度以及高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液予以培养,低浓度组为0.5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中浓度组为2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高浓度组为10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以添加。对四组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后,(1)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其中高浓度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最低,四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2)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中浓度组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低浓度的阿司匹林细胞凋亡率最低,细胞增殖活性也好,因此在对于骨质疏松疾病的治疗中,有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不同浓度 阿司匹林 成骨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率 细胞增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与静脉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末梢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及末梢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检验结果相对末梢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结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检验和末梢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检验结果和静脉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检验,给予患者静脉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涂片显微镜查真菌是否可靠。方法我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病人末梢涂片显微镜查真菌、培养,同时静脉外周血涂片查真菌;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涂片。结果恶性血液病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长或终末期合并长期严重感染的病人末梢涂片查到真菌,培养阴性。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涂片未查到真菌。结论真菌菌血症病人末梢可查到真菌。

  • 标签: 末梢血涂片 真菌 真菌血症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末梢与静脉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2000例血常规检验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1000)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对照组(n=1000)给予末梢采血方法,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末梢和静脉作为血常规检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检验,其实测值更为准确,且稳定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毛细血管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90例体检人群分别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液、空腹毛细血管血液行血常规检验,记录不同血样来源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血常规项目检验结果。结果90例体检人群静脉血样Hb、PLT、RBC均显著高于毛细血管血样,而其WBC则显著低于毛细血管血样,P均<0.05。结论利用静脉行血常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治效果及预后,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 毛细血管 检验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40例血常规静脉与末梢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进行检验,分析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PLT)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静脉与末梢检验结果存在这明显的差异,静脉检查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更具有优势,临床上应该优先选择应用。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 标签: 降钙素原 血培养阳性时间 感染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疏通在慢性脑供不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脑供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疏通治疗慢性脑供不足,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疏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疏血通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