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化疗毒副作用的预防、临床护理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化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预防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18.0%,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36.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化疗患者,考虑到临床毒副作用产生的影响较大,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应用优质预防护理,将患者的并发症率降低,减少毒副作用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药物 毒副作用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精神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方法对老年人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期复发或初发的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其他功能性精神病,要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和症状性精神病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除针对病因治疗以外,常以抗精神病药对症处理。结论掌握好精神药理学的知识后,对老年人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利用药物为老年人治病。

  • 标签: 老年人 精神药物 使用 副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因为这些药物的独特性,它在临床医学中凸显了很多副作用。本文就结合我多年的从医经验,简要的分析了一些相关的病例,阐述了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的副作用的具体表现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并结合相应的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尽最大的努力去减轻药物副作用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副作用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和法莫替丁治疗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通过胃镜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中,服药24h内疼痛症状消失的有19.2%,比法莫替丁多,P<0.05;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2%,法莫替丁组为76.9%,前者优势明显,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无药副作用,奥美拉唑较法莫替丁的治疗周期更短,效果相比法莫替丁更佳。

  • 标签: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乙肝副作用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经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的副作用,同时对患者施行有效护理。结果此次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观察护理中,有6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占5%,3例患者明显消瘦抑郁,占2.5%,3例患者白细胞减少,占2.5%。结论对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护理,采用用药指导、减轻药物、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

  • 标签: 干扰素 慢性乙肝 副作用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特征。现已证实,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是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过程,现就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西药 治疗近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在儿科阿奇霉素使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纳入的100例儿科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不含塑化剂输液器,观察组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血管疼痛发生率为38.00%(19/50),低于对照组的60.00%(30/50),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阿奇霉素使用患儿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降低血管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阿奇霉素 精密过滤输液器 血管疼痛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于妇产科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式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切口感染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围术期 预防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有1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肌无力、肝损害以及多尿等,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系统和肝肾系统中。110例不良反应处方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5例,其中与大环内脂共用发生不良反应27例(60.00%)。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临床上要根据用药人群、用药时间、剂量和药物配伍谨慎使用,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辛伐他汀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限定日剂量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与住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DDDs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克洛,金额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噻肟;住院DDDs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硫脒、头孢噻肟钠;金额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美唑、头孢硫脒。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情况,提示相关人员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床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充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抗菌药物 氨茶碱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药物咨询对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并对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和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实施前,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有助于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 标签: 药物咨询 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使用胰岛素制剂及单联用药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餐后2h血糖指标控制较不稳定。联合用药患者血糖控制较平稳,未发生各种急性并发症。结论合理用药对于糖尿病病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另一方面血糖水平长期控制平稳状态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合理用药 糖尿病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其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作用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多种通道和多种受体,如胺碘酮对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a受体、β受体都有阻滞作用。结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

  • 标签: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 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抗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剂类型与前两代予以比较,同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23,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且低于第二代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主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且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征。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熟练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理学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头孢菌素的合理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第三代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展药物咨询对于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意义。方法我院于2017年3月开始在门诊实施药物咨询服务,选择100例患者与常规门诊药房服务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相比,对比实施药物咨询前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结果实施药物咨询前后两组之间对比的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评分、药师药物相关知识考核评分、患者的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门诊药房实施药物咨询能显著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药房和谐发展。

  • 标签: 药物咨询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因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FVC、FEV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VC、FEV1各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能充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共60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3月~2015年4月之间,将60例患者通过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0例。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碳酸钙D3片、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进行联合治疗,设定为联合组。结果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观察组脑卒中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第一腰椎以及Ward三角的骨密度数值,高于相对应对照组的数值,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能有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进行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 药物 脑卒中偏瘫 继发性骨质疏松 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