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者思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者思每天1次,每次一包,连续服用20d。对照组45例口服麻仁丸,1天三次,每次10克,连续服用20d。结果治疗组有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80%。差距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者思用于治疗慢性便秘,无副作用,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慢性便秘的常规药物使用。

  • 标签: 艾者思 便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包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法,将2016年9月至217年9月在我科治疗80例腹泻小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土包治疗,都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P≤0.05。结论土包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艾土包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虑平或阿普唑应用在女性更年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更年期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虑平或阿普唑联合治疗方式,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16例患者的室性早搏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有12例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仅4例患者偶发室性早搏。治疗前患者更年期疾病程度评定分数为(52.14±6.39)分,治疗后为(5.06±1.17)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42.15±5.73)分,治疗后为(4.18±1.0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更年期患者采用多虑平与阿普唑治疗能够均有效改善患者的教育、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降低室性早搏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虑平 阿普唑伦 女性更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发生慢性主观性头晕后治疗存在很大困难,目前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为经验性治疗。在此,我们希望有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的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住院并经治疗的87名慢性主观性头晕病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加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及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西酞普兰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口服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头晕各个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司西酞普兰治疗后,头晕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西酞普兰治疗可较全面改善慢性主观性头晕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头晕 主观性 慢性
  • 简介:摘要本文是通过对一位入院时已携带压疮(压疮三期)的患者,通过压疮小组专科护士的会诊,制定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压疮部位实施了条熏灸的护理,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目的探讨压疮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并制定压疮护理的相关措施,从而选择条熏灸为患者进行护理,并嘱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促进了患者压疮的好转。方法请压疮专科护理小组会诊,制订了个性化护理方针,建议中医条熏灸患者压疮部位,给与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结果压疮专科小组护理与个案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护士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能力,中医条熏灸有效的缩小了患者的压疮面积,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 标签: 压疮 艾条熏灸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入选42例,观察组42例,均给予心理治疗,1周1次,观察组联合司西酞普兰治疗,持续8周。结果第4、8、12周,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第12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54.7%(23/42)高于对照组,复发或加重率1.4%(6/42)低于对照组23.8%(10/42)、57.1%(24/4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肯定,但仍存在复发,同时需8周以上的治疗才可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难治性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司西酞普兰治疗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的9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了帕罗西汀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了司西酞普兰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分析可以发现,治疗之后的第八周与治疗前其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评分中,在治疗有的1、2、4、6周中,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司西酞普兰见效较快,但是,在治疗八周之后,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其治疗效果相对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抑郁症 临床实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使用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33/35),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使用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难治性抑郁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尼莫地平与ESC对于P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1~2015.1治疗的106例PSD患者作为疗效分析对象,分成联合组与ESC组,每组53例,联合组的治疗药物包括ESC与尼莫地平。结果ESC组的总有效率为67.92%,联合组为86.79%,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SC组(P<0.05)。结论联合尼莫地平与ESC治疗PSD的疗效显著,可以在治疗PSD患者时优先考虑采用联合给药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尼莫地平 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恐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常表现为疑病、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多发于有高危性行为者。本文案例特殊,一位无性行为的未成年人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恐心理的自我调适。

  • 标签: 恐艾 心理 自我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对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司西酞普兰组46例,氟西汀组44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总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副反应明显低于氟西汀。结论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 标签: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加之临床心理干预效果更为突出,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状态,值得进一步用于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卒中后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采用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强迫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司西酞普兰)与对照组(帕罗西汀)。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Y-BO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两组患者的Y-BOCS评分明显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司西酞普兰在强迫症治疗中有着较帕罗西汀更为显著的效果,且起效时间快,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强迫症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司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时,采用司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效果优于使用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患者。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坦度螺酮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盒隔鲜姜片灸中脘、双足三里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盒隔鲜姜片灸中脘、双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盒隔鲜姜片针灸中脘、双足三里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疼痛的缓解,促进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灸 胃脘痛 足三里 中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中应用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PAN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用司西酞普兰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罗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8例快速阵发房颤患者为例,以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对照组、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仅单独使用胺碘酮,而研究组则联合使用胺碘酮、司洛尔,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快速阵发房颤患者采取胺碘酮、司洛尔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能够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值得使用。

  • 标签: 快速阵发房颤 胺碘酮 艾司洛尔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43例,并设对照组36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内科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很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脑梗死后抑郁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