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护士长只有增强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权威性影响。非权力影响实际上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所谓非权力影响,指并非由职务,而是由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慧才能等非权力因素所带来的感召、凝聚影响。非权力影响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护士长只有增强了自己的非权力影响,才能更好的使下属们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自己的工作。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士长 非权力性影响力
  • 简介:摘要提高非权利性影响关键是加强品格修养增强人格的凝聚,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感召,注重情商培养,加强自身修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够贱向心力提出护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运用非权利性的影响可以提高管理效能。而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提高护理管理,完成护理目标,护理管理者-护士长,既要利用权力性影响的同时,又要利用非权力影响即一种自然影响,树立护理管理者在护士中的威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护理队伍,圆满的完成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护理管理人员 非权力性影响力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为自然流产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及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SA的发生率为8.09%。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USA的发生率为7.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职业、孕次、人工流产史、叶酸服用状况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职业为农民、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未服用叶酸USA发生率高。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与USA发生率有关。结论未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是USA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因不明 自然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足月产妇共100例,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恢复及泌乳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恶露能够更早排净,且泌乳时间更早,产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选择自然分娩对产妇身体伤害更小,产妇产后恢复状况更优,在符合指征条件下可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 标签: 分娩方式 恶露 泌乳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的初产妇应用无保护会阴接产对其会阴部的损伤及产后自然哺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能正常分娩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产,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接产,对比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和产后能否自然哺乳。结果观察组Ⅱ度以上损伤为153例,自然哺乳为247例占61.75%,对照组Ⅱ度以上损伤为296例,自然哺乳为104例占26%。产妇的会阴裂伤及疼痛水肿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能自然哺乳例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有效减轻产妇会阴损伤,减轻会阴疼痛水肿程度,利于产后自然哺乳,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 减轻会阴损伤 利于哺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往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产科护理新模式)各50例,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0%、剖宫产率20%,同期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4%、剖宫产率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可作为临床护理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然疗养因子对军队高血压疗养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本疗养院疗养的112例军队高血压疗养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疗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然因子疗养,根据疗养员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疗养效果。结果疗养前两组疗养员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后观察组疗养员收缩压水平(137.86±9.47)mmHg和舒张压水平(81.09±6.82)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54±8.92)mmHg和(99.25±6.04)mmHg(P<0.05);观察组疗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69.64%)(P<0.05)。结论在常规疗养基础上给予高血压疗养员自然疗养因子疗养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自然疗养 高血压 疗养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对盆底肌影响。方法选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作为无保护组,选同时期我院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常规组(两组均为初产妇),比较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盆底肌肌。结果无保护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75.0%(90/120),常规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83.3%(100/120),无保护组的Ⅰ裂伤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Ⅱ度裂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两组在Ⅱ类肌纤维肌方面比较,无保护组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有利于降低盆底肌损伤,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

  • 标签: 会阴 无保护 分娩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顺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火灸对曲泉穴、三阴交穴施灸,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200~300ml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300~50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雷火灸排除恶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用于缩短顺产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有明显效果,而且副作用小,对身体无伤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雷火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妇12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产妇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模式对低危初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产痛,提高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助产护理 低危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BSES评分和产后48h泌乳量和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促进产后康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自然分娩 初产妇 泌乳 康复
  • 简介:本文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创造的关系做出初步探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儒家入世,道家避世,佛家出世。三者的思想对中国人心理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就中国对建制度对中国人创造心理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特性作一阐述。

  • 标签: 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 儒教 道教 佛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同感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开展班会,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通过班会活动筛选出需要单独干预的中学生进行个案心理辅导。选取两所高校的高中生共200名,依照学生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105)和对照组(n=95)。干预组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外,接受为期12周每2周1次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而对照组仅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从学生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4个维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进行12周末测评时,干预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性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4个维度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以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为载体,可以提升中学生管理情绪行为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感技术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感力 提高 中学生成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小时内自主排尿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后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综合性护理 排尿功能 尿漪留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孕产妇,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科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而言,应用围产期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强化孕产妇认识分娩知识,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增加,避免认知错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干预 孕产妇 分娩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不同能级护士临床护理模式执行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的90名护士和90名患者,并通过临床护理模式执行调查、发放自我效能感评定表和社会支持评定表的方式来总结不同能级护士临床护理模式执行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能级护士临床护理模式执行和社会支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证实了护士能级、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是护士临床护理模式执行影响因素。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能级的护士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临床护理模式执行,以及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程度,为良好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不同能级护士 临床护理模式 执行力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按摩结合被动活动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肌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4例脑出血后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被动肢体活动协助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穴位按摩,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肌恢复情况,FMA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穴位按摩结合被动肢体活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肌和运动功能较单纯被动肢体活动改善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被动肢体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肌的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穴位按摩 被动活动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复原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216名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术后第5天、1月、3月和6月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Cantril阶梯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组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CARES-SF量表的生理、心理、与医务人员关系评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提高,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通过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信念、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应对疾病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家庭复原力 乳腺癌 生命质量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某省不同地区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水平,阐明影响该省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的因素。方法以TOPSIS法计算得到的不同地区各评价指标归一化数据为基本资料,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综合评价不同地区应对风险灾害社区抗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因素。结果农村社区抗逆水平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个人与所在社区的关系、社区居民之间的亲密程度、社区拥有的资源情况、社区发展潜力、社区的灾害管理能力和社区的信息沟通交流均为影响该省社区抗逆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参与度,提高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增强社区资源拥有率,完善社区服务,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灾害的社区抗逆水平。

  • 标签: 风险灾害 社区抗逆力 综合评价 因素分析 秩和比 可信区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