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手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临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共计22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结果在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上,治疗后患者的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0)。结论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综合疗效,是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 标签: 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神经症状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结核病患者40例临床CT扫描诊断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对脊柱结核中心型4例,边缘型16例,韧带下型11例,附件型9例。骨质破坏椎体28例,椎旁脓肿25例,硬膜和脊髓侵犯10例,韧带下播散3例,死骨、钙化16例。结论CT检查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楚,对脊柱结核早期的诊断和确定骨质破坏病变的范围,有利于对脊柱结核进行病情评估和术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脊柱结核 CT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脊柱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15年1—12月我院开展的21例肥胖患者脊柱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手术护理配合难度显著增加。结论针对肥胖患者脊柱手术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肥胖 脊柱手术 俯卧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结核患者诊断方面对XpertMTB/RIF的作用进行评估。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35例脊柱结核患者及17例非结核性脊柱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XpertMTB/RIF和抗酸染色检测,检测所得结果用于计算两种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客观评价XpertMTB/RIF在嵴柱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结果XpertMTB/RIF法检测时间为2.0±0.3h;抗酸染色法检测时间为1.8±0.2h。脊柱结核患者组,有32例Xpert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3例XpertMTB/RIF阴性;非结核性脊柱感染组,XpertMTB/RIF检测阳性仅有1例,其余XpertMTB/RIF均为阴性;XpertMTB/RIF检测经计算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94.12%。脊柱结核组中XpertMTB/RIF检测阳性患者,检测后有利福平耐药基因的患者8例,测得突变率25%。抗酸染色法检测脊柱结核组,发现其中8例患者阳性,余下27例阴性,敏感性为22.85%;非结核性脊柱感染组脓液标本抗酸染色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两者对比,XpertMTB/RIF法的敏感性更高(P<0.05),特异性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pertMTB/RIF在脊柱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与抗酸染色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XpertMTB/RIF 脊柱结核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柱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6个月,均没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8±1.5)d,患者的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价疗效为优16例,良11例,可1例,差0例。结论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科学有效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术后功能性锻炼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脊柱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MRI诊断在脊柱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不同的诊断方式分成2组,研究组57例行MRI诊断,对照组49例行CT诊断,比对两组具体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误差率5.26%较对照组38.77%低,而诊断准确率94.73%则较对照组61.22%高,差异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提高确诊率,在脊柱损伤中具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MRI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有效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体位摆放和密切观察病情是保证脊柱后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俯卧位 脊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与MRI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先后进行CT、MRI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病变位为胸椎4例,腰椎14例,胸腰段5例;在CT、MRI的骨质破坏、附件受侵、椎间盘受累及椎旁脓肿等表现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钙化、韧带下播散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诊断中,CT、MRI的影像学多样,都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更有助于诊治。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并归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两组Cobb角情况以及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比值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对于其的骨折改善情况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能够较好的保持患者的脊柱段生物稳定性,因此值得我们在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

  • 标签: 后路手术 治疗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根据手术实施之前、手术实施过程中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三个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出现率仅仅为6.25%,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达到26.2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60名脊柱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作为观察组,剩余的30名仅采用常规护理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人员的护理效果,同时发放问卷,由院方、护理人员自身及病人评分,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两组护理完成后,收回了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发现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把柔性护理管理理论应用于脊柱外科护理中有利于改进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脊柱外科护理 柔性管理理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法医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根据脊柱结构的韧性和复杂性,大多数病例是由间接暴力引起的,如车祸和高处坠落。直接暴力损伤极为罕见,严重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

  • 标签: 脊柱 脊髓 损伤 法医学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两者作用。结果CT和MRI在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者脓肿的检查中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在硬膜囊外或者椎管侵犯、韧带下扩散、骨膜强化的诊断中,诊断率明显高于CT,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钙化诊断中结果明显优于MRI,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所有外伤患者中一种常见的,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损伤。适当的早期急诊检查,处置以及正确治疗能将许多并发症降至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促进恢复。本文主要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进行分析。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表现,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心理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硬板床、合理饮食、改善行为方式、规律用药、积极功能锻炼等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机体健康。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AS)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早期表现倦怠伴有恶心、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休息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减轻。后期典型症状骶髂关节疼,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屈曲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遇暖休息后减轻。常有复发性虹膜炎并存,坐骨神经痛等。病变波及肋椎关节,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或丧失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晚期脊柱强直畸形驼背,颈腰不能旋转,侧视时须转动全身。髋膝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最终骨性强直疼痛症状消失,遗留终生畸形。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细胞核检测 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