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肝脏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64例,随机分组。32例常规护理者入对照组。32例综合护理者入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焦虑状态明显改善,住院日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行,宜推广。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中医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医学领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肿瘤作为临床中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应用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质量。伴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积极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逐渐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达成共识,将PFS、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与一年生存期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第二评判标准与次要评判标准。

  • 标签: 中医药 肿瘤 临床疗效 评判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卒中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脑肿瘤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脑肿瘤卒中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出血的症状,经过手术治疗,痊愈的有30人,偏瘫有4人,听力障碍有3人,视力障碍有2人,无患者死亡。结论对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应进行严密的监测,进行早期的科学合理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预后。

  • 标签: 脑肿瘤 脑卒中 发病原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总结紫杉醇临床应用特点。结果骨髓抑制100%,胃肠道反应90.0%,肌肉关节疼痛50.2%,10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发;52.9%患者发生周围神经毒性;3.8%患者发生轻度肾功损害;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

  • 标签: 紫杉醇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本院接受手术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B组和J组,每组各45例,B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J组采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J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由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多态性,使患者对各种药物存在明显的差异。个体化治疗是基于分子诊断学、基因组学等学科上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肿瘤基因靶点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利于患者得到显著疗效。本文对多发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个体化治疗 恶性肿瘤 分子诊断学 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治疗后患者面临着长时间的康复期,在肿瘤的康复治疗中引入以中医食疗为主体的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仅是患者意愿的体现,更是肿瘤康复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恶性肿瘤 中医食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病人治疗中应用PICC导管的效果,并探讨应用时的护理方法。方法以医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治疗肿瘤病人79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中应用PICC导管,并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79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74例,占93.7%;置管经过护理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15.2%;经过护理后,79例患者护理满意率96.2%。结论临床应用PICC导管治疗肿瘤患者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我校肿瘤专业医学生在处理临床问题时,习惯于对症治疗,而对因治疗意识薄弱,笔者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会应用基础理论去分析,一种是学生在肿瘤科形成了思维定势,懒于去分析。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定期组织考试、小讲课,严格要求学生书写病历和交班,让学生认识到医疗差错的危害几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对因治疗意识。

  • 标签: 肿瘤专业 医学生 对因治疗 意识
  • 简介:摘要肿瘤化学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合理选用抗肿瘤药物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本文按毒性发生的系统对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影响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对化疗药物渗漏、消化道毒性等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临床合理、有效应用抗肿瘤药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肿瘤化学治疗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适型调强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全身肿瘤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临床疗效较好,治疗后患者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适形调强放疗 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十八反”“十九畏”被认为是中药配伍禁忌,但古往今来许多医家敢于破格用药,用其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近年来恶性肿瘤渐以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癌瘤病疾,毒陷邪深,柞攻不克,实施有效的手段控制恶性肿瘤已迫在眉睫,采用相反相畏药治疗,可发挥其“怒性”、“霸道”作用,以冀有所转机。但运用时必须遵循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制宜,严格掌握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切不可轻试妄投。今从“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沿革、历代医家的认识及自我临床经验等方面探讨其抗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可能。

  • 标签: 十八反 十九畏 肺部肿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使用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放疗前KV-CBCT扫描,结合扫描图像、CT图像和靶区中心匹配,分析X、Y、Z轴方向误差值变化,判断摆位重复性。结果系统误差(均数)与随机误差(标准差)三轴方向变化为肺癌x(1.80±1.71)mm,y(1.07±1.01)mm,z(2.15±1.87)mm;肝癌x(1.63±1.78)mm,y(1.09±1.11)mm,z(2.88±2.41)mm;脑癌x(0.81±0.82)mm,Y(0.78±0.72)mm,z(0.87±0.80)mm。结论肿瘤放疗中经常会有摆位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充分了解误差原因,才能更好的结合体位固定技术和CBCT位置验证,确保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积累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纵隔肿瘤患者26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纵隔肿瘤 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40例接受TURBT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4例纳入本次研究中,依据随机数字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57例患者采取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研究组57例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手术 改良小切口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恶性肿瘤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疾病类型和病理分期,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相关结果。结果成功率为98.00%。患者手术时长为(231.28±25.96)min,术中出血量为(129.84±57.11)ml,输血6.00%,住院时长为(14.85±12.36)d,导尿管留置时长为(9.87±7.54)d。共切除(36.7±11.4)个淋巴结,子宫旁和阴道残端无瘤率为96.00%。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结论对于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加以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手术效果和淋巴结清扫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子宫恶性肿瘤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将其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均分成两组,就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n=37)与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37)的临床特点展开探讨。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为(5.41%,2.70%)对照组分别为(16.21%,10.8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应用效果较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平均对照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来院治疗的74例处于高凝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予以治疗,研究组使用丹参多酚酸盐予以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LA(血乳酸)、PT(凝血酶原时间)、PLT(血小板)、FIB(纤维蛋白原)以及D-D(血浆D-二聚体),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除了对照组BLA未发生明显变化以外,两组患者PT、FIB、PLT以及D-D均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组BLA明显下降(P<0.05);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T水平高,其它指标均比较低(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治疗中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所获效果确切。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治疗 高凝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