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肝胆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共10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6.92%,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肝胆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可采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普外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胰腺外科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肝胆胰腺外科疾病患者中,选取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3.9%,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胰腺外科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胰腺外科 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运用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疾病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以外科手术实施肝胆疾病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104例患者随机分成各52例患者的两组,一为对照组,一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营养指数展开统计分析,并找到其差异性。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在观察组52例术后肝胆疾病患者中,仅有两名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15%,在对照组52例术后肝胆疾病患者中,有八名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数相比,观察组患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后的肝胆病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对恢复肠胃功能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胆疾病 手术治疗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疾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6例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将其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3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54.5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情况及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肝胆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进食情况。

  • 标签: 开放手术 腹腔镜手术 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在不同时期的焦虑度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到肝胆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痿的原因,诊断,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术后胆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肝胆术后并发胆痿的患者之中,14例由造影确诊胆痿。接受手术治疗的有6例,非手术治疗的22例。接受常规的引流、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治疗的10例,康复期15天。接受2次引流手术康复的有6例,康复期一个月。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患者有8例,康复期为20天。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全部康复,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痿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67%VS76.67%)、肝胆疾病知识掌握率(90%VS6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肝胆疾病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肝胆外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在肝胆胰外科的护理实践方法。方法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的护理实践主要包括ERAS病房的建设、ERAS理念下的标准化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实施、ERAS理念下的精准护理服务的提供等。结果一系列ERAS措施明显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较ERAS开展前缩短2~3d,人均节省住院费用约3000~4000元左右。结论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理念下的护理实践卓有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肝胆胰外科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腹膜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70例腹膜感染的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2.4%,51株微生物包括12种细菌和1种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3.5%,革兰氏阴性菌占84.6%,白色链珠菌占1.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占30.7%,肺炎克雷伯菌占25.2%,铜绿假单胞菌占11.5%,阴沟肠杆菌占5.7%;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占9.7%,肠球菌占3.8%。革兰氏阴性菌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青霉素类赖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耐药性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主要地位,并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合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摘要疾病特别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做好心里护理,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能增病人抗病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 非语言的沟通 提高认知能力 抗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肝胆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肝胆手术 个性化护理策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医患关系,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肝胆外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实验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方面,实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 大柴胡颗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7年12月进入肝胆外科开展临床实习的40名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对比两种培养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考试得分与实践操作技能考试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引入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能够更好的提升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实习生对培养方案的满意度。

  • 标签: 肝胆外科 Seminar教学法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镜下取石例数以及胆红素值,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个性化护理策略,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与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4.19,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缓解其焦虑情况。

  • 标签: 个性化护理策略 肝胆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给予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及实验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观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35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肝硬化 肝胆结石 普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应用于肝胆胰脾外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教育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使用品管圈的教育方案。对两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合格率(95%)高于对照组(77.5%)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肝胆胰脾外科的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健康知识水平,帮助病患更好的了解自身病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肝胆脾外科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在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且术后胆漏的8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新的胆漏临床分型对患者进行分别,Ⅰ型为胆囊管漏,Ⅱ型为肝外胆管漏(按照漏口直径与胆管直径三分之一之间的大小比较分别分为B、A型),Ⅲ型为肝内胆管漏,Ⅳ型为Luschka管漏(盲端漏为A型、引流肝段以下为B型、引流肝段以上为C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有41例为Ⅰ型、18例为ⅡA型、ⅢA型10例、ⅢB型11例。80例患者中53例接受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支架置入,27例接受单纯支架置入。患者术后支架拔出时间不同,有出现腹痛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缓解,未有并发症出现。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 肝胆外科 术后胆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手术中T管引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肝胆手术治疗和T管引流的104例患者,分析T管引流并发症发生原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2例)和干预组(52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T管引流并发症发生原因实施对于护理干预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P<0.05);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析肝胆手术中T管引流并发症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肝胆手术 T管引流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