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化学萃取方法处理兔胫神经,并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观察大鼠早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只作为神经供体,切取双侧胫神经各3cm,经化学方法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其中15段用4500U/ml的NGF溶液4℃浸泡24小时;另15段置于无菌PBS缓冲液中4℃保存备用;选取witar大鼠45只,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实验组(A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复合NGF移植组、对照组Ⅰ(B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移植组、对照组Ⅱ(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分笼喂养,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大鼠胫后肌群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为平均为A组21.16±2.31m/s,B组为13.37±1.89m/s,C组为21.43±2.1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神经恢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复合NGF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效果更加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 标签: 鼠坐骨神经 NGF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4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将肿瘤在纤维镜下切除。结果本次选取的患者24例,22例肿瘤全切,全切率占91.7%;2例次全切,次全切率占8.3%。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18例≥Ⅱ级;6例Ⅲ级。术后脑脊液漏4例,行加压包扎,引流后治愈。行平均6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手术成效,临床需掌握手术技术,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

  • 标签: 大型听神经瘤 显微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86例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同期选择前来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电生理进行分析。结果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自发疼痛等,在在远端潜伏期以及远端波幅方面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异常可在该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青壮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w、4w的N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w、4w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方法对300例符合重症护理条件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方法得当、记录明确详尽,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b组采用常规异感定位,局麻药为0.375%罗听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S1)、手术切皮时(S2)、手术开始30min(S3)各时点心率、血压及SPO2,并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及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Spo2较b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伤口的处理及换药。方法对50例外科伤口的处理及换药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换药时伤口粘连少,疼痛减轻,愈合加快。结论正确的换药方法是保证伤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操作中要求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换药应在专门的换药室进行,住院患者视病情需要也可以在病房换药。

  • 标签: 外科 不同伤口 伤口处理 换药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5例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通过SCL-90评测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患者心理状况不佳;心理因素与患者病症因子关系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应获得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部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免疫指标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间收治的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中抽取66例,将其中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A组,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B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C组,另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脑脊液CRP水平、NSE和IFN-γ的含量。结果研究B组、研究C组的脑脊液CRP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的NSE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A、B组的IFN-γ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感染临床诊断鉴别工作中,观察脑脊液CRP水平、NSE和IFN-γ的含量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测定NSE指标有助于准确判断脑损害的程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中枢神经感染 脑脊液 免疫指标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华林治疗房颤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华林治疗,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口服华林药物起始剂量2.5mg,维持药物剂量1.25~3.25mg;INR达标时间7~14d,稳定值为1.5~2.5,INR维持时间12~28d,最大值为6.92;无一例患者发生出血。结论指导房颤患者应用华林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水平进行检查,并适时调整药物应用剂量,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病情,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8月收治的24例甲状腺疾病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手术时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2例,手足抽蓄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均恢复良好至出院。结论在进行手术时细心的操作,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选择性的显露出喉返神经,可预防和避免损伤到喉返神经

  • 标签: 甲状腺 喉返神经损伤 并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文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应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10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文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7.00%和26.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作满意度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97.00%和85.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给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该类疾病患者优先采纳的临床管理模式。

  • 标签: 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 安全文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治疗有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临床已经证实了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方法特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18起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利用PDCA循环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并且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预案,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效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结论通过使用PDCA风险管理,制定出护理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加强护理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不断的将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神经内科 不良事件 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合并脑出血的患者157例,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分别统计对两组护理前后NHISS、BI及QOL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性护理后NHISS评分的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BI及QO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经比较发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细节管理后,研究组的健康宣教、护理工作态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6.67%)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肌肉 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采取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无痛人数更多,数据对比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均具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一次根管治疗术可减少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