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绿箭母菌居多,占比53.85%;经CT影像检查得出结节型共27例,占比51.92%,实变型共13例,占比25.00%,肿块型共12例,占比23.08%。结论CT诊断可有效检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防治护理方法,为社区医疗同行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对120例实施真菌感染防治护理的老年肿瘤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回顾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例并发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6%,经过治疗护理后,11例治愈,治愈率为55.00%,7例好转,好转率为35.00%,2例死亡,死亡率为10%。结论社区医院针对性实施防治真菌感染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真菌感染 社区防治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细菌病毒等的抵抗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必须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更好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针对2017年7月新生儿病房出现的3例真菌感染进行了调查,从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分析、暴露时间、区域分布、微生物监测资料分析,最终认定此次感染为新生儿病房真菌感染聚集性发生,同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追踪随访一月新生儿病房未再新增真菌感染的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真菌感染 聚集性发生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资料,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抽取的30例患者中,经真菌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药敏实验、具体疗效来进行真菌感染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6月—2018年6月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中2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31例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结合2组患者病例资料以及病情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结果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高危因素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营养情况、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以及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密切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中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尽量避免侵袭性检查,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补充其所需营养物质,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 标签: 呼吸重症监护室 慢阻肺 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肺心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改善真菌感染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心病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菌在普通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状况,同时观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之间的57例普通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定期的体液化验,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借助显微镜提取体液中的真菌并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尤其注意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者重点检测。结果所有57名患者的真菌定植状况都比较乐观,实验表明白细胞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中23名患者的真菌培养中成功分离出白念珠菌占比79%的念珠菌,呈现出稳定的定植率。当白细胞在血液中每升的分布数量小于0.5109时,它会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唯一形成原因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念珠菌在普通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非常稳定,从其中分离出来的白念珠菌是罪魁祸首。同时,体液中白细胞含量过低会在无形中提升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力。

  • 标签: 血液病 患者 念珠菌 侵袭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抽取32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发病情况等,此次研究所纳入研究对象为初次确诊为真菌性皮肤病的患者,主要包括念珠菌病、甲癣、花斑癣、足癣、手癣等。结果发病率前三位真菌性皮肤病为足癣,占55.18%,甲癣,占17.99%,股癣,占12.50%,其次为念珠菌病、手癣、花斑癣、体癣以及头癣。<30岁患者以及30~60岁患者发病率明显较>60岁患者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明显较女性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真菌性皮肤病主要包括足癣、甲癣以及股癣等,必须对60岁以下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真菌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 防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优质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42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各21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而优质护理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简单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比较两组真菌性阴道炎控制率;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患者对真菌性阴道炎的了解程度;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真菌性阴道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患者对真菌性阴道炎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控制症状和改善阴道卫生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心理。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门诊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观察组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可见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传统药物伊曲康唑,且远期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真菌性皮肤病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科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情况,为HIV感染防治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共有27144名受检者进行进行HIV、乙肝、丙肝以及梅毒四项检查,比较HIV感染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其中HIV(1+2)抗体阳性并经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为艾滋病感染者共171例,在171例HIV感染者中,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为17例(5.89%);合并丙肝抗体阳性的为3例(1.75%);合并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为37例(21.64%),即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乙肝、合并丙肝感染率。合并乙肝、丙肝的为1例(0.58%);合并乙肝、梅毒阳性的为4例(2.34%);合并丙肝、梅毒阳性的为2例(1.17%);合并乙肝、丙肝、梅毒阳性的为1例(0.58%),合并单个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结论在HIV感染者中,往往合并乙肝、丙肝、梅毒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且合并梅毒有较高的感染率,即在HIV感染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多注意患者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 标签: HIV感染者 乙肝 丙肝 梅毒 双重感染 多重感染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和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之后,常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泛发性体癣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观察记录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泛发性体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每年收治的泛发性体癣患者大概是2000例,随机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泛发性体癣患者,采用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停药时和停药半个月后的皮肤消退情况、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停药半个月后,总有效率在百分百上,真菌清除率也是百分百。结论对泛发性体癣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有着疗效好、复发性低、依从性好的优点。

  • 标签: 伊曲康唑 联合治疗 泛发性体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外科手术与抗菌治疗的联合治疗对复杂性胃肠外科感染的临床预后起决定作用。系统抗菌治疗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消除导致感染的致病菌、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避免外科手术导致的感染感染范围的扩大以及减少消除感染的时间。

  • 标签: 胃肠疾病 感染 抗菌药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真菌类药物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中的用药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来我院接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1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药物,在念珠菌性阴道炎中应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真菌类药物 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72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研究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匹多莫德,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掌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发热、咳嗽及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随访复发率为2.8%,对照组分别为77.8%、1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应用匹多莫德,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康复,且可减少复发,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匹多莫德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90例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我院190例未合并HIV的TB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阳性检出率。结果HIV/TB双感染菌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率最高,占61.58%,其次为淋巴结结核(20.53%),血型播散型肺结核(9.47%)、结核性胸膜炎(23.68%)、肠结核(14.21%)。PPD试验、痰抗酸染色、T-SPOT.TB及痰结核菌培养在HIV/TB及TB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结核抗体及血沉在HIV/TB及TB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各种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各有优缺,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联合诊断的方法来提高阳性检出率,对患者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HIV/TB双重感染 临床诊断 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