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贝伐单抗、VEGF-trap治疗方式,并针对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花考中的应用做出深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权威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所选病例均接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贝伐单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VEGF-trap治疗方式,患者有效率反应率为3.8%~7.8%,使用高剂量TSU-8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可行性。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血管生成以及靶向治疗,对病情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刚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他们感到极度的不适应,有的哭过,有的想家,有的甚至想退学。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如果无视这种反应一味让它蔓延,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快适

  • 标签: 大学生成才 心理健康大学生 成才必备条件
  • 简介:目的了解民族贫困地区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为民族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jesme和Nygard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对重庆彭水县民族中学的苗族、土家族和汉族共283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民族贫困地区,高中学生成就动机没有年级和性别差异,但是民族差异显着;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颗着,性别、年级、民族三者交互作用显着.结论应该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不同民族高中学生成就动机、促进民族素质教育。

  • 标签: 苗族 土家族 成就动机
  • 简介:为了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福建某高校524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在性别、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学生 成就 动机 心理健康
  • 简介:本研究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对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382名被试者(均为师范专业)的成就动机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重点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他们之间追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分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重点师范大学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但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却弱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两类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的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师范专业 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 避免失败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成就目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90名工科大学生采取问卷法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应对方式在掌握目标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成绩目标分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②掌握目标与心理健康呈显着负相关,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回归效应.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掌握目标也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成绩目标与心理健康基本不相关,但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消极影响。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成就目标干预.

  • 标签: 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 成绩目标 工科大学生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IA)属于一种临床常见且会对病患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的脑血管疾病,其最大的威胁为破裂出血,致死及致残率均较高。现已发现,在IA的形成及破裂活动中,有炎性反应参与其中,并在IA中存在着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文章主要是对颅内动脉瘤(IA)的生成破裂中,炎性反应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为后期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 标签: 炎性反应 颅内动脉瘤 生成及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给予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b、RBC、HCT和SF含量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HCT和SF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b和HCT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RBC和SF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RBC、HCT和S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慢性肾衰竭贫血 蔗糖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探究当代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成就动机、完美主义、婚恋观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完美主义量表(FMPS)、婚恋观量表(VMLS)对广西大学38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婚姻自主观外VMLS各个因子的均分均〉3,各因子均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性爱抉择观、婚姻价值观、婚姻倾向观、婚姻忠诚观、婚姻角色观、恋爱动机观、婚姻自主观;VMLS与FMPS呈正相关,与AMS相关不显著,FMPS与AMS呈负相关;层次回归分析中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t=2.96,P〈0.01),高完美主义组斜率为-0.16(t=0.99,P〉0.05),低完美主义组斜率为0.50(t=3.62,P〈0.01)。在总体上硕士研究生的婚恋观倾向于传统。当个体处于高完美主义水平时,成就动机对婚恋观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个体处于低完美主义水平时,成就动机对婚恋观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 标签: 成就动机 完美主义 婚恋观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2012.10至2015.06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8名患者,随机对照分为两组,给予注射国产rhEPO治疗,两组以单次注射剂量不同,但每月总剂量相同,观察三个月。结果65例患者治疗后化验指标均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相同。结论单次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是安全、方便、有效的。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素 肾性贫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采用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患者30例采用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经治疗基本缓解5例,明显进步8例,进步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偶有轻微头胀头痛、恶心纳差、皮疹,且渐能消失,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取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良好,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途径。

  • 标签: 雄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 联合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生成素和输血阈值对预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50)与在常规基础上,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入院后第3d、6d、9d、12d皮下注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评估血清NGB含量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等评分,并对比输血阈值,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PACHEⅡ分值在入院时、入院第4d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7d、10d、15d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NGB含量无差异(P>0.05),入院第4d、入院第7d、第10d、第14d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死亡事件,对照组4例,死因分别为并发肾衰竭、脑疝晚期、肺部感染、脑干功能衰竭。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取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减少输血率,防范并发症发生,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输血阈值 颅脑损伤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220例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BMI、HB、HCT、ALB等指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各项指标系数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外源性人重组红细胞生产素用量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低于甲组,上述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6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rhTPO和rhIL-11在治疗该类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价值。方法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109/L时分别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15000u及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3mg,每日一次,分为rhTPO和rhIL-11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最低值、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化疗后,rhTPO组血小板下降最低值为27.45±12.86,rhIL-11组为18.04±10.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hTPO组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为9.45±3.86,rhIL-11组为12.12±3.8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rhTPO组血小板输注量为0.55±0.69治疗单位,rhIL-11组为1.00±0.75治疗单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hTPO组为15%,rhIL-11组为4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45例2017年2月—2018年4月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糖皮质激素加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对两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施治前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计数的情况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肯定。

  • 标签: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55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是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较为理想的方式,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甲泼尼龙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