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比较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纤维、铸造金属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需行口腔修复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铸造金属完成口腔的修复,观察组予以玻璃纤维完成口腔的修复,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得以修复的效果明显好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选取纤维对口腔进行修复,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故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塑纤维与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9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患者进行修复时使用可塑纤维与预成纤维,研究其效果。结果通过研究显示,本次研究的29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修复患牙的数量为40颗,临床成功完成修复共包括39颗(97.50%),最终失败包括1颗(2.50%)。结论综上所述,对于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施以可塑纤维治疗以及预成纤维治疗,对于最终修复成功率的提高可以做出有效保证,从而显著优化口腔修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塑纤维、预成纤维运用于口腔修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牙成功修复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预成纤维运用于口腔修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纤维在临床使用5年的临床成功率方法在临床上共45颗需要核冠修复的牙齿被纳入研究对象,在获取患者的同意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到下面的三组之一1,RTD纤维修复组(DTlight-postradioopaqueRTdGrenoble,France);2,Coltene纤维修复组.(Parapostfiberwhite,Coltene/WhaledentMawhawNJUSA),,金合金(Bio9081,heraeusKulzer,Germany)核组;然后各组按照相应的方法完成核冠的制作,随访5年。在5年的临床观察期中,使用金合金核和纤维核修复后的牙齿均未出现因核原因导致的失败。结论就本次观察而言,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使用纤维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纤维桩弹性模量桩核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承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2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9.6岁。手术彻底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4~23个月,平均17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结论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慢性骨髓炎较好方法之一。

  • 标签: 载抗生素骨水泥 骨科 慢性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优势分析。方法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应用普通骨水泥,术后胸背腰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两组椎体术前术后高度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有5例骨水泥渗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椎体内骨水泥扩散度,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少骨水泥渗漏,增加骨水泥椎体内扩散度,防止临椎间压缩性骨折的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高粘度骨水泥 优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修复和保留残冠残根应用纤维树脂核。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应用POPO纤维+3MZ350树脂+Embraceshuz树脂粘接系统在80例残冠残根进行树脂核加全冠修复。结果随访4—24个月。牙冠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好,牙体无松动。结论应用纤维树脂核全冠修复残冠残根可以有效的保存牙齿的完整性和功能恢复及美牙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玻璃纤维树脂核在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的68颗前牙的残冠残根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树脂制作核,然后进行烤瓷全冠修复,随访0.5~2年,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68颗患牙经修复治疗后,成功66颗,失败2颗,成功率为97%。结论玻璃纤维树脂核具有色泽好、强度高、韧性好、易操作等优点,临床修复患者满意度高。对于前牙残冠残根的修复效果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纤维桩 树脂核 前牙残冠残根
  • 简介:摘要对我院1例高龄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抢救成功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了总结。护理要点包括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维持患者循环稳定,高度重视相关症状,一旦确诊肺栓塞,要及时做好溶栓和抗凝后出血的准备和护理;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和相关出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 标签: 人工股骨头 关节成形术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应用根管纤维系统治疗口腔残根与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就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残根与残冠治疗的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根管纤维系统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修复,记录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和修复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口腔残根与残冠患者使用根管纤维系统修复成功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桩 金属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护理。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上颌乳前牙残冠临床治疗中应用树脂短结合透明冠修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6例患有乳上前牙残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乳上前牙残冠共计37颗。对这些患儿的乳上前牙残冠给予树脂短结合透明冠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即应用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再应用透明冠进行恢复外形。结果对26例患儿进行为期两年的修复观察,其中有34颗修复成功,只有3颗修复失败,即修复干预成功率为91.9%(34/37)。结论患有乳上前牙残冠的患儿,给予树脂短结合透明冠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后,其上颌乳前牙残冠得到有效修复,成功率较高,因此,在今后临床治疗活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乳上前牙残冠 树脂短桩 透明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牙胶充填中采用两种不同核系统修复后牙根抗折性的差异。方法在2014年6月—2018年2月我门诊口腔科收治的根管治疗后核修复患者中选出296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核系统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铸造核,观察组患者应用玻璃纤维核,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牙根抗折性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核抗折力低于对照组核抗折力,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牙体折裂发生率54.55%与对照组的59.04%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牙体折裂多发生于根颈1/3,为可修复折裂,对照组折裂多发生于根尖、中1/3,多为不可修复折裂。结论热牙胶充填的核系统修复治疗中,钴铬合金铸造核的抗折力大,但是牙根折裂可能性大,玻璃纤维核多为牙颈部折裂,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患牙特点合理选择核系统修复。

  • 标签: 热牙胶 桩核系统 玻璃纤维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最佳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采血组,通过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等指标对比观测。结果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采血法,且不易出现皮肤瘀青及血肿发生。结论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病员易接受,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效果优于股动脉采血法。

  • 标签: 动脉采血 股动脉 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盐炙法,酒炙法。结论通过精致炮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便于患者的日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老年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患者,均采取相应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下床活动时间为(20.34±2.63)d,住院时间为(10.32±1.34)d。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满意,1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3.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肺栓塞起病急,术中抢救与术后抗凝时护理有着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肺栓塞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牙区不同牙本质领圈高度的玻璃纤维核冠的治疗效果。方法门诊186人212颗牙,记录当时备牙后领圈高度,平均做治疗3.4年后随访,主要考察修复体的固位力和牙体抗力型,根据复查结果分4类型,比较不同牙本质领圈高度的核全冠修复效果,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备2mm以上牙本质领圈可明显提高核全冠修复效果(P<0.05)。结论2mm以上牙本质领圈在提高前牙牙根抗疲劳强度和修复体固位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提高修复成功率,预备1mm以上牙本质领圈是必要的。

  • 标签: 残冠残根 牙本质领圈 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假体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假体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型假体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 标签: 假体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颈 老年 骨折 手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