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透析用水的细菌控制是水处理设备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处理设备的作用以及血液透析用水的要求,并分析了水处理设备中细菌的情况,讨论了如何控制水处理设备中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方法。

  • 标签: 水处理设备 细菌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加强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观察组,进行风险护理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风险事件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风险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应根据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应采取建造人畜隔离的居住环境、加强皮毛加工生产人员个体防护、讲究饮食卫生、避免经水和呼吸道传播,做好游牧或迁徙条件下的预防,预防布鲁氏菌病在人间的传播和流行;应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消灭传染源和加大健康教育普及防制知识等措施,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控制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方法特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18起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利用PDCA循环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并且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预案,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效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结论通过使用PDCA风险管理,制定出护理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加强护理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不断的将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神经内科 不良事件 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控制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3%,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积极引入控制论,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控制论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ICU病房中随机选取15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数学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血糖控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OFA、APACH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7%,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应用血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份收治的患者12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供应室护理的质量监控,实验组采取相关的供应室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整个预防院内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是值得推广和鼓励的。

  • 标签: 预防院内感染 供应室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表现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发生伦理冲突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常见伦理冲突表现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包括有利原则与不伤害义务之间的冲突35例(34.31%)、患者尊重与疾病强制手段之间的冲突35例(34.31%)、个人利益与集体权益之间的冲突32例(31.37%)。结论强化传染病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人性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道德管理体制可显著降低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发生率,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传染病 伦理冲突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病房重症患者22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ICU病房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以及导管类感染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采取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应用于临床ICU护理。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重症 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治疗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2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滴注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通过微量泵进行静脉注射1h内完成控制性降压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硝酸甘油 控制性降压
  • 简介:摘要在全球经济化发展更快的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也越加复杂,社会体制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医院的财务管理在其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医院财务在其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逐步提升才能使得医院在此能更好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意义和不足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 标签: 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 医院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养生保健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与参照组(n=50),二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出院之后参照组继续用药,实验组则在继续用药的同时接受养生保健,对比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病情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8.00%>82.00%),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养生保健,对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养生保健 生活质量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出院后进行院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肾小球肾炎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再住院率为3.6%,对照组为1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在各项生理指标和遵医嘱情况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院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院外护理干预 肾小球肾炎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实施尿液常规分析的标本1200例(对照组)及实施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后2016年12月的尿液常规分析标本1160例(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结果实验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液标本合格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施前质量控制的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标本不合格率 尿液常规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手部会接触很多细菌,若不及时手卫生,则会形成医院交叉感染,为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手卫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手卫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手卫生注意事项,以此有效改善手卫生现状,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护人员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质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管理模式为手术室常规护理,质控组护理管理模式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质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组满意率96.00%,对照组满意率72.00%,质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对减少医疗纠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择选2016年1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将常规治疗实施于对照组,将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代替常规治疗实施于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中,对于促进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应用价值 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护理重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眼内压力平均值为(15.0±4.8)mmHg,随访2个月,未见1例复发患者,患者眼内压力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需重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干预护理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控制眼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科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