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盆肌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盆肌训练+盆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盆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盆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盆肌训练+盆电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肌电刺激联合盆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盆器官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后分为肌肉锻炼组(50例)与联合肌电刺激组(50例)。我院医师对肌肉锻炼组患者采取单纯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而我院医师对联合肌电刺激组患者则在盆肌肉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盆肌电刺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肌电刺激组与肌肉锻炼组患者的产后盆综合肌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肌电刺激联合盆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重建术与盆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盆重建与盆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盆肌力情况。结果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盆肌力,治疗盆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重建术联合盆肌肉康复训练在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例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联合盆肌肉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盆重建术联合盆肌肉训练进行治疗。术后三个月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DF-Q)、盆功能障碍评分(PFDI)以及盆肌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其PDF-Q分度、PFDI评分以及盆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重建术联合盆肌肉康复训练在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疗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的盆康复训练在女性产后盆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0例产妇入我院分娩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夜尿次数评分为(1.1±0.2)分、尿失禁评分为(1.2±0.5)分,观察组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早期的盆康复训练能够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产妇盆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社会卫生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参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盆肌纤维平均肌力、肌电压、持续收缩压均明显升高,持续收缩时间明显延长,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参照组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分别为11.43%、12.86%,研究组分别为1.43%、2.86%,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妇产后恢复中可显著提高盆肌张力,恢复盆功能,降低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张力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超声引导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置术的优越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使用平面内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使用平面外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Ⅲ组使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Ⅲ组穿刺点个数、试探次数、成功刺入颈内静脉时间、总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成功率高、试探次数低、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最佳策略。

  • 标签: 平面内 平面外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地功能恢复及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盆康复治疗的产妇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位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了,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盆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8%;两组盆肌力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为(7.2±1.5)d;对照组子宫入骨盆时间为(11.8±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功能恢复及促进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 子宫复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分娩后盆功能的变化及产后盆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1000例首次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孕前、产后及盆功能康复治疗后分别做一次盆功能五项常规检查,对比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孕前与产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有效地进行盆功能康复对于防治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及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后盆功能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150例在本院进阴道分娩,并在产后6周回院进行复查和进行盆康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在生物反馈治疗法的基础上增加盆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阴道静息肌电值、收缩肌电值和收缩持续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PFDI-20和PFIQ-7的评分上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WHOQOL-BREF的评分上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情况均大大降低,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产妇盆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 功能锻炼 阴道分娩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盆康复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4月,入选对象共110例,均为尿失禁患者在我院接受盆康复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尿失禁的改善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49例(89.09%),对照组总有效41例(74.5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尿失禁采取盆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女性 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盆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6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而泌尿感染发生率、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中,盆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 标签: 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 产后尿潴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盆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盆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盆功能障碍性疾病的10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盆生物刺激仪加雌孕激素治疗)和对照组(仅使用盆生物刺激仪),测定患者的盆功能指标。结果盆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后盆肌力等级提升,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下降,SUI疗效提升,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对于改善绝经期妇女的PFD程度有较好疗效,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盆肌力,但使用中需注意激素的用量控制。

  • 标签: 盆底生物刺激仪 雌孕激素 围绝经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析组进行无创助产,对照组进行会阴侧切,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功能情况。结果分析组产妇的肌纤维肌力受损情况、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分析价值(P<0.05)。结论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无创助产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功能情况,降低盆功能损伤,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助产 会阴侧切 产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锻炼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57例患者,剖宫产组57例患者,对患者行盆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肌肉张力。结果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率为80.7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率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6周开展盆锻炼可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肌张力与阴道前壁脱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对盆肌力的影响。方法选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作为无保护组,选同时期我院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常规组(两组均为初产妇),比较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盆肌肌力。结果无保护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75.0%(90/120),常规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83.3%(100/120),无保护组的Ⅰ裂伤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Ⅱ度裂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两组在Ⅱ类肌纤维肌力方面比较,无保护组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有利于降低盆肌力损伤,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

  • 标签: 会阴 无保护 分娩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盆重建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行盆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发生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53例发生尿潴留,占35.3%;而53例尿潴留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者(P<0.05);且尿潴留患者中,行子宫切除术者明显多于保留子宫者、椎管内麻醉者明显多于全身麻醉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53例尿潴留患者中,使用改良网片者与使用Prolift网片者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盆重建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较多,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是否保留子宫等均是导致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伤需及早诊断及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尿潴留发生。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尿潴留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盆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我院接收的产后接受盆功能康复护理的产妇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53例,其中常规护理的产妇,定义为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产妇,定义为研究组,比较其产后盆功能康复情况,分析其盆肌力。结果研究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盆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肌力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盆肌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 康复训练 阴道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