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胰岛素在临床中普遍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也应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这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概念及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也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它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健康管理师提供了高效的资料。

  • 标签: 健康教育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方式之一,多数耐热耐湿的器械都选择了压力蒸汽灭菌法来消毒,然而缺陷就是压力蒸汽灭菌会造成湿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无菌包合格数量的降低,影响了临床科室的使用。湿将会使无菌的无菌屏障遭受到破坏,失去了闭合的完好性,从而使微生物进入内,无菌包裹失去了闭合完好性的先决条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控制湿的发生率,是保障临床科室的诊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多观察多总结,发现了一些湿原因,并且也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关于湿包产生的实验,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预防,有效的控制了湿的发生率。

  • 标签: 湿包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肝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属高原牧区常见病,主要通过饲养动物(犬或猫)及牛、羊为媒介传染给人,严重威胁牧区人民健康。

  • 标签: 肝包虫病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开展虫病预防工作非常必要,下面本文针对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诊断治疗方式简单加以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从而为开展虫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包虫病 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40000个灭菌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湿进行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湿的原因。结果456个湿,所占比重为1.14%,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度因素、物品本身以及其他。结论因如包装、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会出现湿现象;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科学包装、科学装载,以控制湿的发生,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发生湿的原因,降低重复灭菌率,保障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2300个灭菌包裹,检查出了29个湿,对导致湿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湿的原因主要为干燥时间过短31.03%、包装及装载灭菌不规范27.59%、冷却方法错误24.14%、包裹灭菌前潮湿13.79%、灭菌物品被锅壁冷凝水沾染3.45%。结论供应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包装、灭菌全程操作规范性,降低湿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虫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方法予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符合病例要求的100例肝虫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关注其临床症状等相关患病率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总结肝虫病患者的护理经过。结果治疗组50例肝虫病患者43例康复,7例失败,总有效率8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医改不断向前推进中,我国护理学界对健康教育的关注与探讨越来越深入,充分表明健康教育在临床一线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能够从思想和心理上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及配合度,从而达到护患有效配合的目的,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包虫病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对降低供应室湿率的影响。方法供应室2018年1月起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分析发生湿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方案并实施,比较护理专案活动实施前后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湿发生率分别为1.34%与0.23%,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活动可以降低供应室湿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专案 供应室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方法降低器械包包内误差件数的效果。方法成立“萤火圈”品管圈小组,实施对圈员知识培训、主题选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标准化流程内容等一系列品管圈活动。结果器械包包内误差件数由实施前的2.1%降到实施后的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器械包包内误差件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器械包 误差件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分泌科输液工具的使用、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分析2016年3月~11月内分泌科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现状,并按照随机标准将10~11月的100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正压留置针,对两组渗出、输液后疼痛、费用、针刺伤等进行观察。结果本调查结果显示头皮钢针输液使用率为91.2%,与美国静脉输液“钢针零容忍”存在极大差距,10月~11月使用头皮钢针及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头皮钢针组在输液后疼痛、输液不畅,影响日常生活等方面优于静脉留置针组(P<0.05),留置针组在渗出及针刺伤方面优于头皮钢针组(P<0.05)。结论大部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整体使用体验良好,但仍存在维护不规范,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优化输液工具的选择过程,加强患者保护血管的意识,增加护士新技术的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完善健康宣教。

  • 标签: 内分泌科 静脉治疗 输液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式研究方式,将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原方法进行相关物品消毒所产生湿事件进行统计,在2016年进行上一年度该事件相关原因分析,并探讨改进措施,同时将该措施应用于2016年度消毒中心工作中。结果2016年度消毒中心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高于2015年度,同时各科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消毒物品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所需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确保了临床操作无菌物品的达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工具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的应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杜绝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将2014年3—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后二区所有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其尿潴留率现状,进行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5年3—8月所有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χ2检验,来检验统计结果是否存在意义。结果统计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3—8月月平均尿潴留率较上年降低0.69%。总结PDCA工具不仅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运用PDCA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学会对产妇尽早护理干预,能灵活运用新旧方法应对尿潴留,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提高科室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帮助。

  • 标签: PDCA 产后尿潴留率
  • 简介:(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医院内蒙古010000)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性块进行早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阑尾块,采取早期阑尾切除,注意保护切口,妥善处理残端,充分引流以及多联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2例并发切口感染(2.56%)。无肠瘘及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充分作好手术前准备和治疗,配合正确的手术操作,阑尾炎性块行早期切除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 炎性包块 早期期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9-02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在降低医院感染和保证医疗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其中高压蒸汽灭菌发生湿是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湿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块患者进行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间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性块的患者4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组的患者,如若发生了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要及时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发生了急性阑尾炎,之后均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上均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都未产生伤口感染、肠萎、肠梗阻等并发症,但经保守之后再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的伤口感染,1例发生了肠梗阻。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出院的平均时间要少。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性块的患者进行早期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手术成功率高,且不发生任何的感染以及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阑尾性包块 早期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减少护士护理书写的压力,提高急诊护理抢救记录质量。方法运用QCC工具,重新设计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并与旧版抢救记录单对比。结果实施QCC活动6个月后,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书写及时性、记录差错率、及差错项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工具的运用,优化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规范抢救记录,减轻急诊护士书写压力,也提高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质量,避免和减少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 标签: QCC 急诊危重抢救护理记录单 设计
  • 简介:摘要丹巴县内包虫病患病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各级领导及部门的重视,在展开疾病调查活动的同时,专业防治工作也已展开。文章以丹巴县作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县内包虫病的发生情况、流行信息等,再以此为基础制定防治措施,并且展开专业防治工作,旨在提升疾病防治工作效率,并为其他地区疾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建议。

  • 标签: 丹巴县 疾控预防中心 包虫病 专业调查 防治工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