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单亲家庭让单亲家长面临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先探究了单亲孩子在家庭心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 标签: 单亲孩子 家庭教育 健康心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心理学领域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将心理咨询与治疗进行整合,家庭沙盘游戏疗法是这一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共患其他心理及精神疾病的风险高,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全面、彻底地解决这类儿童的问题。家庭沙盘游戏疗法这一治疗体系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实践已突出其治疗的临床价值,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干预方式,也许能帮助解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心理健康也开始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心理学无处不在,而家庭心理教育正是人们一生中的第一所“心理学校”,并且也是生活时间最长,影响我们最大的场所。人们在未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大部分获得的信息都是来源于家庭。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家庭心理教育尤为重要,小到当前的学习及生活,大到未来的发展。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及子女自己都遭遇过家庭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处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屡屡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能找出家庭心理问题的核心原因,那么之后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会产生有效的作用。本文将详细分析家庭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具体的处理措施,为人们遇到家庭心理问题时提供参考。

  • 标签: 缺陷反应 衍生反应 家庭心理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当之处,二是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管教采取粗暴的方式;三是离异的父母对孩子的亲情有缺失;四是离异家庭的父母有时会期望过高;五是离异家庭对子女今后的婚姻质量产生影响。基于儿童心理影响,我们提出了对离异家庭的父母的忠告,建议不要把离婚的责任全部推给对方,抱怨都是对方的错;要学会改善婚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离婚。

  • 标签: 离异家庭 子女心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期间正是个人婚恋观形成并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对个人未来婚姻走向与幸福感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大学生婚恋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作用最大的原生家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使子女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积极的婚恋观?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婚恋观 家庭影响
  • 简介:摘要家庭健康档案是由家族基本情况、家族病史、既往病史、疾病诊治情况以及家庭健康状况等内容组成的,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居民健康状况相关信息,也为辖区内筛选辖区内疾病的预防、监控以及预测提供客观而真实的依据。在大数据时代,加快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管理以及维护过程中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从而更高效地提升社区卫生管理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加快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家庭健康档案电子化和信息化。同时,完善统一信息平台网络功能,开发更多自助智能家庭健康档案系统及服务,便于多方交互式对话。

  • 标签: 家庭健康档案 大数据 创新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问题普遍存在,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心理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采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家庭综合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 标签: 心理行为问题 农村 留守儿童 系统家庭 综合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就诊并签约的高脂血症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脂控制效果。结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可以有效降低社区高脂血症人群的血脂水平,适合在社区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 高脂血症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强化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各30例。强化组行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压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常规组,强化组用药依从性28例(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20例(6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强化家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强化家庭护理干预 社会高血压患者 血压指标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实施的效果。方法在儿科病房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两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90%以上的家长对10项调查内容都满意,其中9项内容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中获得家长认同程度较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优质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家庭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父母又是儿童学习各种知识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因素的好与坏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家庭环境的概念出发,从狭义的角度探析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当前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家庭环境 儿童 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小儿多动症130例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多动指数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能改善患儿的多动指数,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 多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肾病综合征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对对对照组患儿采取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激素、血脂、饮食调整等常规治疗措施,对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明显不如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患儿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儿的治愈率得到提高,患儿的健康成长得到保证,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儿童肾病综合征 家庭护理干预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家庭护理模式。通过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家庭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接受家庭护理后,相对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四个指标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显著提高(P<0.01)。结论家庭护理模式对慢阻肺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模式 慢阻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医院—社区—家庭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0例,入院时间为2014年5月到2017年6月,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医院护士和社区护士携手为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整体的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心理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心理HAMD评分,可以看出医院—社区—家庭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通过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无论是患者的心理康复,还是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方面,医院—社区—家庭整体康复护理干预都有较好的作用适合于在医疗上的推广。

  • 标签: 医院&mdash 社区&mdash 家庭 整体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青少年作为社会未来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现行社会形势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一旦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就必须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而家庭治疗法在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心理治疗中,合理的运用家庭治疗法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青少年心理辅导 家庭治疗法 运用
  • 简介:探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含留守经历的人口学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四川某二本学院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有无留守经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在留守期间父母关系、父母回家停留时长、是否理解父母外出原因、与父亲的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一定影响,留守期间父母对子女更多的积极关注和有效沟通对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人际关系 大学生 生活变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