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定义当中,安宁是一种改善不可治愈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干预方案,安宁可以利用临床现有护理干预方式等,通过早期识别以及科学评估等方式预防并且减轻生命终末期阶段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痛苦。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系当中,安宁主要包括有舒缓医疗、临终关怀以及姑息治疗等,主要就是在患者病情终末阶段或者临终前对其提供多方面的照顾以及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护理人员当中,对安宁知识的掌握较为关键,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安宁疗护 影响因素 知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临终病人中实施安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老年临终末期病人4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病人给予临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临终安宁,对比2组病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家属总满意度90%高于参照组6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老年临终病人实施安宁,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相关技能,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病人能够舒适、安宁的度过生命最后时光。

  • 标签: 临终病人 老年 安宁疗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0月本院16例行安宁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16例行常规护理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中应用安宁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晚期 癌症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宁在肿瘤晚期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晚期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接受安宁,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分析两组临终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安宁护法对晚期肿瘤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提高临终期生活质量,建议采纳。

  • 标签: 肿瘤晚期 疼痛程度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安宁缓解家庭压力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的方式,选择两组癌症晚期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联合安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家庭压力缓解情况,探究影响患者家庭压力的因素。结果疼痛减轻程度、患沟通以及护理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患者家庭压力,经过安宁之后,疼痛减轻程度与患沟通对于缓解家庭压力效果显著(P<0.01)。结论安宁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沟通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压力。

  • 标签: 安宁疗护 癌末患者 家庭压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对家庭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某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接收的124例肿瘤临终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免疫治疗、营养支持、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并对患者及家庭照顾者开展了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了安宁措施。结果采取干预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与心理应激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临终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开展安宁,能有效改善他们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宁疗护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临终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安宁对肿瘤临终患者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肿瘤临终患者的照顾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营养支持、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热等治疗路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应用安宁护理干预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在SAS、SDS评分等自我管理得分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明显;干预结束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症状控制和管理、医护人员对家属的支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照护等临终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临终患者照顾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安宁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降低SAS、SDS评分,有效的改善临终护理质量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临终患者照顾者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108例舒缓病人的诊治过程,分析相关数据及存在问题,促进舒缓护发展,更好的为舒缓病人服务。方法我们对2017年6至2018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108例晚期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生存期的评估以及症状治疗效果等的分析。结果终末期患者经过舒缓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疼痛均能得到满意控制,但存在7.4%舒缓病人退出治疗。病人家属满意度调查90.0%,明显减少医疗资源消耗。结论108例患者在进入舒缓后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34.3%舒缓患者未得到最大限度的舒缓治疗收益。疼痛的治疗上本社区已基本能消除,但对于其他症状尚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技术支持。早期的转诊介入舒缓、减少舒缓退出率等舒缓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医护工作者进一步去努力。

  • 标签: 转诊 舒缓疗护 舒缓疗护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构舒缓对恶性肿瘤临终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间62例恶性肿瘤临终患者,根据患者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舒缓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MSSNS心理评估量表评分为(67.5±12.8),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机构舒缓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标签: 舒缓疗护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法律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医疗服务水下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近年来医疗纠纷心呈上升趋势,有时达到越演越烈的程度,给予医患双方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和不安定的因素。

  • 标签: 医疗纠纷 和谐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加强患沟通是改善患关系,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心态和微笑,尊重和真诚,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人文关怀,温馨的环境,电话随访等方法,与患者进行真诚的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取得了很大成效。

  • 标签: 护士 患者 沟通 护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辨证施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 标签: 中风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胃肠新生儿外科实习患沟通能力。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科生采取集中座谈形式,分析出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护生解决患沟通障碍的具体方法。结果生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加强实习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促进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 标签: 带教 护生 护患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乳腺癌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4.4%,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强调的观念为以人为本,其在乳腺癌围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关系。

  • 标签: 人文护理 和谐护患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临床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纠纷明显增加,影响了患的和谐关系,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患沟通的技巧,对降低临床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浅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患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氧气吸入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做好氧护理,减少氧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2例氧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基础护理经验。结果2例无效吸氧因吸氧流量未能达到患者病情要求,3例气道黏膜干燥是因氧流量过大导致的,1例新生儿腹胀因氧气管误入食管造成的,4例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患者因湿化不足,导致鼻出血,2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了气道导致肺不张。结论氧气吸入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供氧装置问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自身原因,可出现无效吸氧、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肺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氧护理时,需针对氧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加强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机体的正常功能。

  • 标签: 氧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