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大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基层医院2018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收治的内科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内科患者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和阿米卡星联合治疗,研究组采用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痊愈18例,占总数的43.90%,有效12例,占总数的29.26%,无效11例,占总数的26.82%,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研究组痊愈24例,占总数的58.53%,有效13例,占总数的31.70%,无效4例,占总数的9.75%,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具有适用范围广、留置时间长、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由于乡镇地区患者经济收入较少,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知识缺乏,十分需要基层医院提供既方便又实惠的导管维护服务。本文对我院PICC导管门诊维护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 标签: PICC门诊 PICC导管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理念,将护理管理分为质量控制组、文件书写组、感染控制组、护理操作组。结果自托管2年后,被拖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4.2%;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7.6%、96.1%;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4.7%、94.4%。结论三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三级医院 托管 基层医院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对预防基层医院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收入的20名产妇实施调查研究,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开展分组,一组入组10名产妇,试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护理干预,计算两组产后抑郁症合计率、健康知识知晓合计率、干预效果满意合计率。结果试验组产后抑郁症合计率(10.00%)比较于对照组数据值(30.00%)更低,证明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健康知识知晓合计率(90.00%)比较于对照组数据值(60.00%)更高,证明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效果满意合计率(100.00%)比较于对照组数据值(80.00%)更高,证明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呈现出重要应用价值和优势。

  • 标签: 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 产妇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有在我院血透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计算运用PDCA前后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观察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血透患者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中的作用。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长期血透导管比率为22.4%(56/250),运用PDCA管理模式后长期导管比率逐年下降,2018年1月长期导管比率降至11.2%(34/302)。结论PDCA方法在持续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切实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基层医院 血透导管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7年天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处置的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能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结论在政府主导卫计委的指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智护训练对基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广大基层农村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水平。方法选取禹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足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2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保健指导,研究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再给予智护训练。所有婴儿随访至生后6个月,在婴儿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进行神经行为、体格发育测评。结果两组婴儿42天、3月、6个月、身高、体重、头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42天、3个月时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各等级人数及需要干预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6个月时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量表测试总分及各能区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智护训练可以改善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减少婴幼儿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在基层医院儿保工作中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智护训练 基层 婴幼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观察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76例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n=38)行普通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标准容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不良事件。结果(1)观察组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管理可减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