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越来越多,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面对广大急慢性肾衰和尿毒症患者群体,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基层医院血液透析过程中常遇到的断水断电和机器故障导致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断,面临突如其来的临床患者体外循环血液紧急血问题。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治疗护理实践,总结出了在发生突然停水停电和机器故障而逼迫停止正常血液透析紧急情况下,利用液体静压力原理,在透析机血泵停转时,将患者体外循环血液安全输进患者体内的临床新技术。该技术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要处惊不乱,果断坚决大胆处理、科学而有效地将患者引流到体外的血液及时输进患者体内,达到既不能让患者体外循环的血液凝固而危及患者生命又不能浪费患者珍贵的血液,及时防止透析器及外管路凝血的技术效果,从而达到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减少医患纠纷的社会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洁灌肠对盲部肠套叠整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26例盲部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与观察组(63例,加压灌肠前常规给予清洁灌肠),比较观察两组患儿肠套叠整复时所用压力、整复所用时间、整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整复时所用压力(7.12±1.34)KPa、整复所用时间(13.34±1.3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0.12±1.56、21.12±1.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复成功率高达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60%(47/6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部肠套叠患儿在行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前常规清洁灌肠,可降低整复时的压力、提高整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回盲部肠套叠 清洁灌肠 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血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输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输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话拨指导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常规予以院前医疗急救;观察组在赶往现场的途中对患者进行电话拨指导,到达现场后再予以常规院前医疗急救。观察2组患者的依从率、第三方调查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是72.72%(16/22),高于对照组的41.67%(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第三方调查满意度是9.5±3.1分,高于对照组的7.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投诉率是4.55%(1/22),低于对照组的16.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前急救中提前对患者进行电话拨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投诉。

  • 标签: 电话指导 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策和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1.67%)、红肿率(0.00%)、大出血率(0.00%)、导管感染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血的原因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 无回血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三维辩证施护对胸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本院就诊的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三维辩证施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改善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9.58%,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三维辩证施护能有效提高胸痹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回医药 三维辨证施护 胸痹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伴Ⅱ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对照组是反复抽放腹水,术后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腹水、尿量、肝肾综合征相关疗效、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体重、24h尿量、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SAAG)、血Na+、BUN(尿素氮)、CREA(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腹水输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减少腹水量,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增加尿量,对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特利加压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按摩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UC住院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镜下结肠粘膜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结肠粘膜修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按摩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明确的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 回医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大型脊柱手术患者的麻醉中行自体血输+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大型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和乙组,每组30例。甲组行自体血输+控制性降压,乙组行控制性降压。对两组患者的异体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异体输血量小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中出血量小于乙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大型脊柱手术患者的麻醉中,自体血输+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对凝血功能也不会不产生影响。

  • 标签: 大型脊柱手术 麻醉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输 效果
  • 简介:摘要“有形成分的识别”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教师讲授水平和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从“说破嘴、跑断腿”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形态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液输治疗后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5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情况较好,恢复时间较快,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肠液输治疗后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更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肠液回输 小肠造瘘术后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液输治疗后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5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情况较好,恢复时间较快,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肠液输治疗后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更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肠液回输 小肠造瘘术后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三甲医院10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回顾性调查2001、2006、2011三个时间点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对比患者基础情况、院前用药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结果院前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有明显上升趋势(0%和2.78%和20.00%,P<0.05)。住院期间应用氯吡格雷、ACEI/ARB、他汀类、肝素/低分子肝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1)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的使用率有所上升。(2)急性心梗的内科治疗用药方面正逐渐规范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