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复苏抢救的14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窒息复苏效果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结果1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131例,成功率为93.00%,与此前同期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87.8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率明显提高,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致残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新生儿窒息 复苏效果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物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9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式急救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护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79.5%(35/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进行一式急救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救护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一站式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工作和数字化超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乳腺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采集124例乳腺超声检查资料,建立超声数据库结构,通过PACS系统接口实现与HIS电子病历无缝连接。结果应用超声工作和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建设适合学校教学的数字化超声影像资源库,构建先进的超声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并应用于超声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和考核中。结论超声工作和数字化超声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超声诊断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乳腺 超声工作站 数字化超声数学资源库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