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1岁,未婚,初中文化,现役军人(消防武警).患者4年多来总被一种不正常心理现象折磨着.总感到自己面部表情及眼神充满着恐惧和仇视。怕见人,特别是怕见熟人,每次与人交谈时感到非常紧张、恐惧、说话困难、声音变调、浑身发抖,明知不该紧张,但又无法控制.越害怕越紧张,因而不敢正视他人目光,怕与之相对视。时间一长,就变得对自己风度和相貌不相信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尽量回避社交场合.2001年应征入伍,希望到新环境后改变上述不正常心理现象。入伍后,虽能完成训练任务,但与人交往仍感紧张、恐惧.为此,患者非常痛苦,甚至一度产生消极自杀念头,曾多次求医,均未见效.2002年2月经朋友介绍,在我院门诊接受心理治疗。

  • 标签: 社交恐惧症 综合心理治疗 心理分析 解释性心理治疗 认知领悟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 简介:一股新精神思潮崛起于1970及1980年代.这些较新取向通常统称为“自我心理学”(selfpsychology)或“客体关系理论”(objec-relationstheory)。客体关系指人际关系。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指满足需求事物.或指一个人感觉或驱动力之对象或目标的事物。此词可跟”他人”一词互换,而“他人”则是指儿童认定重要.而且在长大

  • 标签: 服刑人员 心理分析 动力学分析 犯罪心理学
  • 简介:王×,女,大学一年级新生,进校以来,王×心情一直很压抑,心申充满烦恼,在一个阴沉,下着毛毛细雨午后向辅导员说:“她想退学”。

  • 标签: 新生入学 适应不良 案例 高校 心灵 辅导员
  • 简介:目的探讨男孩8岁时父亲去世对其带来创伤影响。方法运用质研究方法,对一名在8岁时经历父亲去世男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题突出分类方法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父亲去世使个体产生了强烈不安全感,严重自卑感和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结论父亲去世后,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重要因素。

  • 标签: 创伤 丧失 质性研究 父亲去世 深入访谈 创伤研究
  • 简介:目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这种模式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充分认误解这种模式构建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咨询
  • 简介: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经历了二十年探索和发展后,到今天进入了提高阶段。实现规范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题,本文认为。规范化发展需要确立教育模式工作理念,要形式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实现“服务、教学、研究”三位一体.要建构多层次结合工作网络.要有一支稳定、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 标签: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规范化发展
  • 简介:本文从军校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出发,对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员队干部重要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有关硬件设施;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档案;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发挥社圈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军校学员心理互助功能;提高体育锻炼水平;正确面对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培养军校学员广泛再趣。

  • 标签: 军医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从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共同310人。以SCL-90为工具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高职生各因子得分极其显着地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其中5T因子得分均显着地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大三学生可能有心理卫生问题比例最高。结论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高职生 心理健康 调查 教育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青春期性教育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教育内容之一,是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高等教育机构领导下,通过全国上下各部门、各高校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开放.人们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婚育模式发生变化,使得此项工作距离大学生自身基本生理、心理和保健知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值得我们注意。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当前高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意义、原则及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 标签: 青春期性教育 大学生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高校 学生成长 培养
  • 简介:目的针对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教育对策.方法针对大学新生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结果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以一般情况问卷中“是否是单亲家庭子女”回答“是”.作为单亲大学生认定标准,检出单亲家庭子女555人,占总人数7.17%,其中男生占40.0%.女生60.0%.17.5%单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与非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两个因子有显着区别。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着差异。结论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心理、怀旧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等等。教育对策:加强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对单亲大学生心理干预与影响,同时.单亲大学生遗要加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以多元系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 标签: 心理健康 单亲大学生 16PF调查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 简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大城市基本得以普及,而中国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如何?通过对维普信息库查构,没有找到相关农村中小学或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敬首研究论文。本研究拟通过对广西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调查,为广西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墩育提供实证数据。

  • 标签: 贫困县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抨量表(SDS)对1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结果(1)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婚姻状况、居住地、经济状况、陪护、卒中次数.以及是否吸烟饮酒、伴有躯体疾病、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卒中次数、婚姻、家属陪护、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是QOL总分独立预测变量。结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受日常生活能力、卒中次数、婚姻、家属陪护、抑郁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 影响因素
  • 简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他们缺乏健康意识,在城市中健康状况恶劣,阻碍了城市健康发展。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健康城市战略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针对这一人群健康管理对策。

  • 标签: 健康城市 健康管理 人群 流动人口 健康状况 健康意识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积极、良好心理状态有关稳定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积极、良好心理状态有关稳定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和内部封情绪调节和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从20世纪初有人开始描述儿童动综合征(ADHD)以来,人们对其起因、危害、症状特点、诊断鉴别和治疗措施研究和探索从未间断过.回顾前人研究历史,对儿童动综合征名称和归属问题,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特征,如何鉴别诊断及矫治儿童动综合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整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儿童动综合征,为其治疗更好地服务.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不同年龄阶段特征 诊断鉴别 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