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褥疮合并化脓性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负压引流器接高负压,全创面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褥疮合并化脓性感染创面,以创面的分泌物多少和伤口的愈合时间的指标观察指标。结论负压封闭式引流是一种全创面引流法,具有引流管不容易被堵塞,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对褥疮合并的难愈合性化脓性感染创面,引流效果好,创面愈合快。

  • 标签: 负压引流 化脓感染 褥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吸引技术在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伤口延迟愈合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处理伤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换药频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均全部愈合,观察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外壳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 延迟愈合伤口 护理 负压吸引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洗胃中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的疗效实行探讨。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进行小儿洗胃的病例有1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洗胃运用传统手持注射器抽吸法的为常规组,余下8例患者洗胃运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的组为改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分析检查指标。结果改进组的包含有洗胃时间、洗胃液反流等检查指标显著比常规组的优异。结论改进组患者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洗胃 可循环 电动低负压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的应用与临床。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伤口炎症因子指标;住院的费用。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伤口炎症因子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住院的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处理+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好。

  • 标签: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 切口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清洗剂预处理对颅脑吸引器头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0件污染颅脑吸引器头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0件。A组使用碱性多酶清洗剂浸泡预处理后清洗,B组使用中性多酶清洗剂浸泡预处理后清洗,采用目测法、试纸检测法检测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A组和B组器械表面的目测合格率分别为98.5%、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器械管腔内壁的目测合格率、试纸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5%、95.0%,而B组的分别为91.5%、8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吸引器头使用碱性多酶清洗剂预处理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中性多酶清洗剂。

  • 标签: 颅脑吸引器头 预处理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84例皮肤撕脱伤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VSD组则采用负压吸引(VSD)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撕脱伤创面恢复良好率;平均住院时间、所需医疗费用、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总换药次数。结果VSD组皮肤撕脱伤创面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所需医疗费用、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总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吸引(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愈合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负压吸引(VSD) 皮肤撕脱伤 应用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2013-03~2015-01间18例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彻底清创后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在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面愈合良好。结论应用VSD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以很好的保护创面,避免了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VSD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5度手机配合电动吸引器法拔除复杂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门诊拔除的120颗各类需拔出的复杂牙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5度手机配合电动吸引器法)60颗,对照组(锤凿劈冠组)60颗。观察两组术后的水肿、张口受限程度,止血效果和止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水肿、张口受限程度,止血效果和止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45度手机配合电动吸引器在复杂拔牙手术中该方法术中少翻瓣、少去骨、少缝合,进一步减少了术中损伤,符合无痛微创拔牙理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复杂拔牙手术 45度手机配合电动吸引器法 锤凿劈冠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在负压吸引术前一周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其测试。结果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压力知觉总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48,P<0.05),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65,P<0.01)。其中失控感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53,P<0.05),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41,P<0.05);紧张感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紧张、消极的压力知觉,有效缓解有压力引起的系列负性情绪,坦然面对和顺利渡过手术。

  • 标签: 压力知觉 应对方式 负压吸引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吸引器在院内转运危重病人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首次入急诊科抢救、需要立即做CT检查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美国生产的便携式吸引器(商品名为DEVILBISS)给病人吸痰,对照组采用脚踩式吸引器给病人吸痰。比较两组病人吸痰有效的例数和吸痰有效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吸痰有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痰有效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吸引器产生吸引快,痰吸得干净,体积小、质量轻,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便携式 脚踩式 吸痰 转运 吸引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在负压吸引术前一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情绪状态评估,选取258例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食欲差等症状的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130例为实验组,采取RET干预,128例为对照组,采取心理疏导。一周后再次进行评估。结果RET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RET)能有效改善育龄期妇女术前消极情绪,使患者心理、生理都处于配合手术的最佳状态,顺利跨越负性情绪的暗礁。

  • 标签: RET 负压吸引术 情绪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接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气胸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闭式引流,研究组接受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负压吸引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术后疼痛、肺腹胀等,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肺复张率,研究组100%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气胸疾病可给予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接负压吸引,此方式具备术后不留瘢、肺腹胀时间短、疼痛轻等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胸 中心静脉 穿刺置管 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在临床中的可接受性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资料100例,依照100例患者的入站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传统电动负压吸引术,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满意度,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疼痛显著减轻,患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几率更低,手术期间出血量显著减少,对于人工流产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出现几率,属于一项安全并且有效的意外妊娠终止方案,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手动负压吸引 满意度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68例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愈合速度较快,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与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锥颅液化抽吸术治疗的观察组与应用传统微创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通过对照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评价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30d观察组累计再出血、脑疝、脑积水等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7%、13.0%、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1%、21.7%、13.0%(P<0.05)。结论全新微创手术术式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快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清除血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锥颅液化抽吸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导管吸引采样法在老年肺炎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及老年内科收治的70例确诊老年肺炎患者,以及40例非肺部感染的门诊患者,分别通过支气管镜下吸引导管吸引、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和肺泡灌洗三种不同采样方式获取痰标本细菌培养,对三种不同采样方法所获得的痰标本培养病原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阳性率及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所采集到的标本阳性率依次为77.1%、41.4%、55.7%。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7.1%、41.4%、55.7%,100.0%、97.5%、97.5%,85.5%、61.8%、70.9%,100.0%、96.7%、97.5%,71.4%、48.8%、55.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引导管采样与其他方法比较其诊断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吸引导管 老年肺炎 诊断 病原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经负压吸引术治疗早孕人流患者中抽取例116例作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签原则分组,治疗组(n=58)患者以益母草颗粒治疗为基础,同时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n=58)则单纯采取益母草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人流不全发生率以及阴道流血停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人流不全发生率是3.45%,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是(5.23±1.42)d;对照组患者术后人流不全发生率是15.52%,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是(7.37±2.25)d;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有积极作用,且可早期改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早孕人流 负压吸引术 米非司酮 人流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对骨科大面积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的25例病人30处慢性伤口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实施评估一清创一填塞一负压吸引4步骤处理伤口。根据伤口情况先行外科清创处理,选择合适湿性敷料填塞,联合应用负压技术,24h持续吸引。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2周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愈合在治疗14d后,病人伤口基底黑色组织完全消失,红色组织由治疗前的45.81增加至89.38。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创面面积、伤口深度在治疗第1周、第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对骨科大面积压疮愈合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吸引 湿性敷料 骨科 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