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在患者知情并志愿的条件下调查分析患者,记录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在舒适护理后,患者满意度达97.78%,对照组满意度仅仅为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骨折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不仅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还可以使护患关系更加的和谐,值得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继续广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观察组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2163±1326)元、(13.5±1.2)天,对照组分别为(15978±2652)元、(18.7±2.2)天。结论临床路径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临床路径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日间手术组和非日间手术组,比较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再将施行了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患者分为纳入临床路径的和未纳入临床路径的两组,进行住院费用的比较分析。结果日间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远低于非日间组,入径组住院费用远低于未入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显著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日间手术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随机抽选的更年期妇女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保健,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更年期保健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保健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保健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保健指导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开展保健教育工作,使其对更年期知识有所了解,提高更年期生活质量。

  • 标签: 更年期 妇女保健 实施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提升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可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干预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42例带状疱疹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21)施以普通护理,剖析组(n=21)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的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剖析组的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施行效果可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促进疾病尽早恢复。

  • 标签: 带状疱疹 舒适护理干预 止痛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2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除了一般护理还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给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未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好。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治疗 施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以临床路径基本理论为导向,结合我院治疗小儿肺炎的现实情况,对临床路径的内容进行组织。并利用对比实验法,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如果不可控变异率超过了20%,会对临床路径的评估产生严重影响,需要调整临床路径内容;在标准化治疗程序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抵触情绪以及曾经的“思维懒惰”,导致路径选择的持久性动力动力不足。建议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临床路径实施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线,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建立和完善路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 标签: 临床路径 小儿肺炎 实施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床头奇偶性将96例胆囊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率、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囊炎患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胆囊炎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52例,有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6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2.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不仅护理效果好,而且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实施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采血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两组MCH比较结果无典型差异(P>0.05),末梢血组WBC高于静脉血组(P<0.05);RBC、Hb、Het、MCV、MCHC、PLT等血常规对比静脉血组均高于末梢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方法结果更加稳定,在实施血常规检查时建议优先选用静脉采血。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2例,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还实施护理干预。两组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6个月内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住院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胆囊炎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囊炎手术住院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将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综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差异。结果经优质护理模式干预下,观察组49例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率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炎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胆囊炎 手术患者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肝胆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肝胆手术 个性化护理策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77%(42/52),且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15%(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54%(45/52),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有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MES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性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舒适护理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的80例剖宫产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8月,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以及基础护理的对照组,对比两种模式应用后的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分数在护理前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并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分数在护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显著;(2)观察组知识认知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认知率(6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患者中,可将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同时提升知识认知程度。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生理能力较对照组患者好结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得患者的疾病康复得到有效促进,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的运动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临床预后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在临床上体现了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失语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质量,适于广泛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个普通病区的老师作为考评老师,除我院科室的急诊科以外,其他科室均采用较为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在每一个病区选择1~2名带教老师,进行护理带教。结果通过护理带教的教学模式,护理人员与实习学生可以牢固的掌握一些较为常见的疾病症状,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知识。结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为社会培养出一支职业素质高、临床工作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队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点拨教学法 查房计划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