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应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3个月后抑郁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患者早期心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模式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方面,自拟哮喘宁汤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名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组,80人/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自拟哮喘宁汤。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复发率、肺功能FEV1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急性发作期症状及肺功能FEV1改善早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出院早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方面,自拟哮喘宁汤疗效好,使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轻中度哮喘 急性发作期 自拟哮喘宁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7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70例)实行综合护理。结果经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ADL能力>60分64例,有效率91.4%;对照组ADL能力>60分45例,有效率64.3%,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探讨中药制剂联合早期合理地对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我们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运用综合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0d后采用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各项目评分均显著升高,(t>14.86,P<0.001),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8.65,P<0.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中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制剂 脑梗死 偏瘫 康复训练 ADL能力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一般会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肢体痉挛性偏瘫,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针对肢体痉挛进行有效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患者脑卒中后康复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10数年来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康复治疗的文献,并对其中适合于社区的治疗技术及其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社区治疗。

  • 标签: 社区适宜技术 脑卒中 肢体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综合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抑郁情绪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实施心理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以及护理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36项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HAMD评分、SF-36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综合护理的开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抑郁情绪,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抑郁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式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式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选取9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施加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时可以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偏瘫 综合康复护理 干预模式 应用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5月—12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偏瘫病患106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组和B组(n=53)。对两组都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同时对A组加用良肢位摆放措施。分析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87.62±4.01)分,优于B组的(79.55±4.1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对康复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8.11%,比B组的83.02%高,P<0.05。结论于早期康复护理中积极采用良肢位摆放措施,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病患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应用价值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