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音乐医疗法是一新兴医学,它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平衡。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起到“阴平阳秘”的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五脏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五音的相互运作,五音的相互运作可以调节五脏的相互作用,二者相辅相成,音乐搭配中医在中国古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疗法,同时在现代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

  • 标签: 音乐疗法 阴阳 五行 七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风寒感冒患儿,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感冒冲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临床症状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儿科临床中通过对体质学说的应用,可以对患儿的疾病类型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中医诊治儿科疾病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体质学说的科学应用

  • 标签: 体质学说 中医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社会功能活动及生活能力量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中风患者,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效果可靠,可促使患者病情康复,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医 护理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护理的特色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相关权威医学资料,对比分析中医护理特点,了解中医护理于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归纳其应用价值,进行总结评价。结果中医护理运用辩证护理依据,强调整体护理思想,遵守中医护理原则,按照中医传统技术实施护理措施,增加临床对中医护理的认识与了解。结论中医学经历数千年实践经验累积,其护理方式和护理思想极具特色,用于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中医护理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 标签: 中医护理 特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应用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那么应用中医药治疗要对症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结果将中医应用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结论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治疗规律、存在的问题情况,对于应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内科疾病的趋势进行了研究评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消化内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升阳益胃汤是调理脾胃功能的代表方,本方由多个基础方组成,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加减化裁,灵活应用,老中医在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常用此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通过理论和临床应用,总结老中医对升阳益胃汤的应用经验,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升阳益胃汤 经验总结 调理脾胃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时期,中医学之产生、发展以至逐步成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中医学理论特征除了整体观念外,实验性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的内证观察实验是由医生以及患者亲身体验所感知的过程,一方面包括医家自身、修炼体验的过程以及在采药制药时的亲尝鼻嗅、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体会;另一方面包括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受药物、针刺、艾灸等治疗过程中所反应的体验。

  • 标签: 中医内证 内景返观 内证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中医适宜技术在重症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8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预防褥疮护理、药食护理、便秘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等,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治疗效果,降低ICU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ICU 中医适宜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荔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及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总共8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心理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SAS评分、SD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心理治疗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中医心理治疗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中医内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照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中医内科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同时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内科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眼部熏蒸疗法在干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干眼各项指标是否得到改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者,随机选取50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睑板腺按摩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睑板腺按摩+中医眼部熏蒸疗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0%,P<0.05)实验组干预后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泪河高度(TM)较干预前均有效提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中治疗前后NIBUT、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眼部熏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适合运用临床干眼治疗。

  • 标签: 中医 熏蒸疗法 干眼
  • 简介:摘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整理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妇科、骨科、针灸、内科等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所存在的优缺点,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中医诊治 综述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体质因素是会影响生物特性的,所以在进行疾病防治的时候重视体质之间的差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对其老年病的防治已经是整个社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会从中医的体制学出发,探讨目前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使其能够给老年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中医体质学说 老年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中医特色技术,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0例消渴痹症患者的治疗,对比采用中医护理方案的60例患者与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西医常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中医护理技术组(70%vs8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医疗满意度,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痹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5年5月—2017年7月10个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中医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81.40%),且在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病患者中的应用,治疗有效率高,症状缓解快,护理舒适度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气活血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左室短缩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E/A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中医疗法 补气活血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2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明显缓解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加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肾结石术后 疼痛 并发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意义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便秘、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有利于降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临床护理 肛肠疾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90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上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参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胃脘痛(慢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杂合以治”在小儿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风热犯肺兼夹滞证型为主。方法选取本院儿科门诊推拿室2015年1—6月收治的肺系疾病患儿中以风热犯肺兼夹滞证型为主的约9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推拿、中药口服、中药直肠推注、中药药浴、刮痧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最终疗效。结果纳入患儿经治疗,疾病基本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6.75%。结论中医“杂合以治”用于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病程,患儿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杂合以治 中医治疗 肺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