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过程中,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胶丸治疗的效果,为临床脂肪肝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试验组ω-3多不饱和脂肪胶丸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胶丸治疗模式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胶丸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血脂指标(TG、TC)及肝/脾(CT)比值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过程中,ω-3多不饱和脂肪胶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同时使肝/脾(CT)比值大大提升。

  • 标签: &omega -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心型脂肪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按照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组(<3小时)34例、中期组(3小时~6小时)30例和晚期组(>6小时)29例,同时匹配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参照组,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浓度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项指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r=0.9866和r=0.9977);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心型脂肪结合蛋白阳性率均在80.00%以上,两项指标的晚期阳性检出率达到100.00%,各组两项指标分别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两项指标检测阳性检出率均在90.00%以上,其中早中期组患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各组单项指标检测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心型脂肪结合蛋白对于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在早期均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合检测更能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提取罗非鱼内脏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检测出的主要20种脂肪不饱和脂肪13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0.5%。其中,二十二碳六烯(DH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7.6%,花生四烯(A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9.9%,二十碳五烯(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1%。

  • 标签: 海参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与不稳定心绞痛(UAP)两组,对所有患者血清hs-CRP、h-FABP水平、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CH-MB)含量予以测定,记录其2周后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将同期我院常规体检的5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UAP组共有14例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占27.45%(14/51),较SAP组的10.14%(7/69)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一例发生心脏意外事件;SAP组、UAP组血清hs-CRP、h-FA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SAP组患者血清cTn-I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及组中III级患者血清cTn-I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及UAP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患者血清hs-CRP、h-FA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患者CK-MB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联合h-FABP检测能够有效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优于传统心肌损伤检测,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心脏意外事件 预测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非脂肪肝和脂肪肝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常规检验的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疾病分乙组、甲组,甲组是20例脂肪肝患者,乙组是20例非脂肪肝患者,总结血常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大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Hb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细胞容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计数均大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小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的相关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非脂肪肝 脂肪肝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症状均有所改善,主要化验指标,B超或CT检查肝的影像均有所改善。结论中药辨证施治在治疗脂肪肝上效果十分显著。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在脂肪肝的治疗上多采用去脂、降脂药物或者抗氧化剂等西医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若服用不当,反而危害肝脏,加重脂肪肝的病情。我们对本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脂肪肝 中药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CT检查与CT表现。方法对2015年1月~6月脂肪肝患者50例CT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对脂肪肝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肝的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肝内血管密度。肝/脾CT值<0.85。经诊断轻度脂肪肝22例,中度脂肪肝15例,重度脂肪肝13例。结论CT对脂肪肝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肝的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肝内血管密度。肝/脾CT值<0.85。脂肪浸润区可见到“树枝状”血管影,这是由于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而血管状结构对之吸收增多所致。

  • 标签: 脂肪肝 CT检查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远高于对照组的72.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疗法应用于脂肪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肝脏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中医辩证疗法 西医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腺脂肪浸润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胰腺脂肪浸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设置了100例同期健康检查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胰腺脂肪浸润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身体检查患者为对照组。总结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患者脂肪肝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异常患者为62例,血脂异常患者为77例,血压异常患者为69例,脂肪肝患者为79例。和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脂肪浸润和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使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示胰腺脂肪浸润,对临床发现隐性患者具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胰腺脂肪浸润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6位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有14名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表示满意,患者满意度为87.5%,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引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护理难点,为此需要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 替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超声诊断的脂肪肝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评价其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研究中80例脂肪肝患者中,轻度脂肪肝患者50例(62.50%),中度脂肪肝患者18例(22.50%),重度脂肪肝患者12例(15.00%)。结论超声诊断脂肪肝无创伤,价格低廉,分辨率高,可以清晰的显示肝脏图像及回声,对于脂肪肝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得到妥善的处理,患者均痊愈。其中有4例患者进行了二期缝合处理。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成本,临床应对引发腹部切口的风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尽量避免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 标签: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妇产科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兜铃肾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马兜铃肾病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马兜铃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治愈3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马兜铃肾病的治疗应当以预防为主,应用含有马兜铃的中药应当慎重,如必须应用,也应从最小剂量开始,短期应用为宜。但对个别敏感的患者,即使低剂量仍能引起肾损害,故应提高警惕,加强研究,保证安全。

  • 标签: 马兜铃酸肾病 治疗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监测,实验组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了解机体氧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45%),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8例患者因为严重基础性疾病而死亡,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性检测可以对患者的氧合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尽早给予干预,为临床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急危重症 低氧血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