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护理不安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不安因素,并针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有效提升骨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进行把握,构建安全管理小组,并针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对骨科患者的有效护理。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来看,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相关护理措施不到位,加上在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骨科护理不安因素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不安因素进行把握,加强监管,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升骨科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破坏性行为。所以,安全防范与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管理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因素及相应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8例手术室患者,并随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风险意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后,实施风险意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因素,总结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近2年来某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该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即护理人员、医院,以及患者自身。结论通过采取进一步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该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因素。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甲组(27例)和乙组(27例),甲组进行常规护理,乙组以血液透析不安因素为依据进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乙组,其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了解并掌握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因素,做好防范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小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各种类病症的几率也在逐渐上升,其中就包括大量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通常还要进行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这项工作进行的越好,患者的恢复效果就会越加明显。因此,本文就对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为医院更好的进行手术室护理提供了一定帮助。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不安隐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防预。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隐患进行分析,然后对不安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使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和和业务技能得到不断提高。结果与采取对策之前相比,实施对策以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的不安隐患明显降低,护理安全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经过对妇产科护理中不安隐患的状况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预防,可以有效的消除不安隐患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不安全隐患 现状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不安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0例,观察患者的不安,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发生不安事件68例,其中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产生不安事件23例,发生率为2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导致不安事件20例,发生率为20%;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事故25例,发生率为25%。结论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为提高心血管护理工作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将180例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同时以调查问卷形式获得信息,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因素以及护理满意度做出归纳总结。结果对照组90例中护理差错率为64.4%,观察组90例中护理差错率为41.1%,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6.7%,观察组护理宗满意度为94.4%。两组在护理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护理水平,及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减少护理中的不安因素,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终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在分析不安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相应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0%,比对照组患者的18.0%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别为96.0%,比对照组患者的82.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相应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血管 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因素及防范措施,消除手术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方法对近3年我院手术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各项防范措施,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安全。结论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发生不安事件的方法。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血液透析室收治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风险事件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安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护理风险事件4例,包括2例感染、2例摔倒,风险发生率为5.1%。对比实验前科室的护理风险发生率1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应完善科室相关制度,并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从而良好的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因素以及具体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引发不安因素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护理意识不够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技术因素等是构成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几点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防范措施,降低相关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科学和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最终实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的道德情绪和积极的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的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厌食症的心理行为,为小儿厌食症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接诊的的5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等方法了解小儿厌食症的心理行为,根据其具体原因,采取心理疗法等具体对策对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结果引起小儿厌食的心理行为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情感障碍以及其他原因。经针对性治疗后,患儿食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显著。讨论分析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依据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为合理治疗、及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心理行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心理治疗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共收治行为异常儿童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引导联合行为矫正疗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心理引导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引导与行为纠正对于行为异常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异常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常行为 心理治疗 矫正 心理引导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McMaster过程取向家庭功能模式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对一个家暴家庭长大的青少年基于家庭功能干预模式的个案研究发现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其家庭系统运行不良息息相关,修复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问题行为 家庭功能 个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观察。结果本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例,症状好转者15例,症状无改善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结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