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透彻观察。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肛瘘患者90例作为核心研究目标,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观察组应用挂线治疗方法予以操作,对照组应用肛瘘切开术方法予以操作,凭借对患者随访数据熟知,而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88.9%,后者低于前者。结论针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治疗,效果十分良好,值得不断推广和沿用。

  • 标签: 挂线 疗法 肛瘘 治疗 临床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实挂线疗治肛门直肠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恢复的情况。方法手术前实行患者心理开导护理以及做好手术的充分术前准备,对手术后从患者的饮食、术后排便、坐浴、换药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科学判断与出院后健康指导进行护理。结果通过细心科学护理所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肛直肠瘘患者的康复直到关重要。

  • 标签: 肛门直肠瘘 手术前 手术后 护理 科学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验,对两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MCH、MCHC、MCV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RDW、MCH、MCHC、MCV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贫血是因各系统疾病导致的具体疾病之一,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均会出现相似的血液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所以需要利用血液检测的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疾病性质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X线钼靶摄影诊断疾病。结果良性组纤维腺瘤检出率26.32%、乳腺增生检出率55.26%、囊肿检出率15.79%,乳腺癌组检出率94.7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患者团块钙化灶检出率为2.63%、空泡钙化灶检出率为0、针尖钙化灶检出率36.84%、小叉钙化灶检出率28.95%、细沙钙化灶检出率31.58%、内部钙化灶检出率78.95%、外部钙化灶检出率21.05,钙化灶数目(11.84±1.29)个,直径(0.32±0.05)mm,与良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疾病,可明确钙化灶形态、位置、数目及直径,区分良性病变与乳腺癌。

  • 标签: X线钼靶摄影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第磨牙压迫神经后疼痛的性质和症状与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根据临床病例,检索文献,分析下颌第磨牙与叉神经痛的误诊教训。在临床诊疗中,当头面部疼痛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存在下颌第磨牙的可能性。

  • 标签: 第三磨牙 三叉神经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3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判断二者的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准确诊断食管癌28例(73.7%),主要以环征/半环征、缺口征及双边征、小龛影、平盘或棒状隆起、管壁局限性增厚等为表现。CT准确诊断食管癌33例(86.8%),主要以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影、柔韧性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等为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将为食管癌的诊断与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X线造影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接受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50/50)高于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有效率88.0%(4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片用于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作为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甲状腺素片 桥本甲状腺炎甲减 甲状腺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32.76%),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肠愈溃汤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组,手术组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手术+中药组则采取切开挂线术+清肠愈溃汤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平均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水平、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中药组疾病疗效、平均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水平、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水平相比较手术组更好,P<0.05。手术+中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清肠愈溃汤治疗复杂性肛瘘可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清肠愈溃汤 切开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的8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实施的是切开挂线手术和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4%,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7.3%,对比后,治疗组的效果突出。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术后24h和术后72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疼痛感,缩短愈合时间,值得实施和推广。

  • 标签: 内口切除开放 浮线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酸肌酸钠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于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两组患儿心肌酶情况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另外,观察组患儿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同时促进患儿心功能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利巴韦林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心肌酶水平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级医院的护理管理理念,将护理管理分为质量控制组、文件书写组、感染控制组、护理操作组。结果自托管2年后,被拖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4.2%;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7.6%、96.1%;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4.7%、94.4%。结论级医院托管基层医院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三级医院 托管 基层医院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第次剖宫产产妇与围生结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内收诊的84例第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象且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70例第二次剖宫产产妇且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围生结局。结果(1)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胎儿取出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次剖宫产术对围生结局有一定影响,临床上需引起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指征,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第三次 剖宫产 产妇 围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对桥本氏甲患者的甲状腺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桥本氏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人。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固本消散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含量变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研究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优于对照组44.64%(P<0.05)。结论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

  • 标签: 固本消散方 优甲乐 桥本氏甲减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18名老年患者,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每组5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差异,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降压效果的区别。结果经过研究期间的干预,心理护理组研究对象收缩压水平下降到(127.54±8.48)mmHg,舒张压水平下降到(81.72±9.45)mmHg,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收缩压水平下降到(145.32±9.57)mmHg,舒张压水平下降到(94.76±11.56)mmHg,相比心理护理干预组,降压效果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研究对象对于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好有常规护理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并提升患者降压效果,可予以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降压效果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灸足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72例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温针灸足里,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痊愈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治疗两周后,两组的Portmann评分均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足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特发性面瘫 温针灸 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82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8.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5d、10d、14d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片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在尿路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三金片 左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在足底压痛点及其周围将1ml曲安奈德注射封闭。治疗组采用中医特色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P<0.05。结论中医特色联疗法治疗足跟痛,可明显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收效显著。

  • 标签: 中医特色 三联疗法 跟痛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选做研究对象,为其依次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指标。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在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61.54%(32/52);在实施CT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78.85%(41/52);在实施MRI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为96.15%(50/52)。结论对于临床中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而言,MRI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运用,能支持患者获取准确有效的检查诊断结果,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X线影像学检查 CT影像学检查 MRI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卡前列素氨丁醇预防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根据产妇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41)。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醇,对照组采用催产素,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差异性不显著,P>0.05。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方面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4.39%,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剖宫产手术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